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最新研究 > 乡村旅游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当前,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使各路资金向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集聚区倾斜,鼓励各地加大对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创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本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做大做强。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是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不断升级的创新产业,与“食”具进的朝阳产业,乡村振兴的牵引产业。
当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因素
一是居民收入的提高
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收入中用于住、行、通讯、教育和旅游的消费在逐步增加。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内蒙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者“出国游”。“自驾游”、“乡村游”已成一种时尚,反应了人们休闲娱乐化的趋势和对现代生活的一种追求。
二是交通通讯的发达
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全国“通讯网”已经基本成形,交通现代化对改变人们的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通讯服务建设与配套,使出行者更加便利,更加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带来了个人效率的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和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高速发展。
三是休闲时间的增加
目前,我国法定假日一共11天,公休日加法定假日一共有116天,快接近4个月了,假日的増多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假日经济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假日经济具有的空间特征是流动与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也越来越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精神层面。劳动者通过到田园综合体、农庄、农业公园及乡村旅游消费可以减缓压力,愉悦精神,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四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交往、休闲四方面的巨大变迁就是出去旅游,多与自然接触,多与孩子接触,多做好事,谁都会觉得生活有色彩。不少居民开始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已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探索好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开始追求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就是这种生活的载体。
五是城市病加剧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园区就是城里人短暂逃离城市,使身心得到疗养的最好的去处。
六是盛世乡愁的呼唤
剪不断的“乡愁”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记住乡愁是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与尊重,是对我们保根护源的忠告与提醒。乡愁多发生于乱世或盛世,乱世乡愁是一种无法追及的痛苦牵挂,盛世乡愁则是一种可以消解的甜美品味。人们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中即可找到这种感觉。乡愁是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牵挂,是儿童美好记忆的重播与回放,更能唤起对祖国和对人民的热爱和护卫。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尽管现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还不怎么赚钱,但是,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还是十分迅猛,这是因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