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最新研究 > 特色小镇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前两年,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一拥而上、千镇一面、重建轻管等问题也困扰着其发展。从全国来看,目前的很多文旅小镇确实搞成了一个“空壳”,注重了建筑设计,而没有重视文旅设计和业态设计。文旅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个门类,本没有对错之说,只有正偏之别,但现实状况是,很多文旅小镇被一些投机者硬生生地做坏了。
特色小镇不够“特”、假小镇真地产、政府大包大揽、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针对特色小镇发展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曾发布规范意见明确提出,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市场主导的原则,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理解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必须深刻解读国家提倡特色小镇的用意,其着眼点在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文旅小镇是什么
谈文旅小镇,有必要先弄清旅游小镇是怎么来的?因为文旅小镇是在旅游小镇基础上演变出的一个称谓。何为旅游小镇?旅游小镇不是一天形成的,有了居民才有生活,有了生活才有市场,才有市井风情,才有民间风俗,才有文化沉淀,才有旅游吸引力。对此,有关部门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强调了“培育”二字,而不是“建设”或“创建”。
特色小镇的提法,最早见诸《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到:“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但这时对特色小镇的提法是模糊的,与后来对特色小镇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相反,倒是与旅游小镇的概念颇为相近。其出发点是“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发展途径是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其资源基底是“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
直到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才正式提出“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快特色镇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这时有了特色小城镇的提法,而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提法比特色小城镇还要晚一点,是在同年的8月。
旅游小镇或为集镇,或为市镇,其产生和演变需要一个过程,那些有名气、有人气的旅游小镇大都是历史形成的,最初可能仅仅是一条古道,用之于军旅、商旅,后来在古道两侧自发形成了客栈、驿站,为的是往来行人歇息,年岁一长,自然呈“非”字形向四围延伸拓展,形成街道或小镇,于是便有了生产、生活、商贸、文化、娱乐等功能,有了宗祠、牌坊、寺庙和书院,几十年、几百年过去,慢慢沉淀了文化个性和气质,淬炼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乃至特有的精神气质,及至现在,幸存下来的古镇便凸显出其独特性、稀缺性和差异化,这就给了现代人一个去旅游的理由。
文旅小镇开发的核心是什么
文旅小镇开发的核心是什么?有人说是房地产开发,有人说是文化成长,有人说是自然环境...... 各种观点,不一而足。但在我看来,文旅小镇关键在于梳理清楚生存、生活、发展的逻辑关系。
生存,是指无论当地居民,还是外来的投资客、经营者、甚至是暂住的度假人,都能找到生存的土壤,以自己的方式扎根小镇。这是小镇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活,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基本的生活需求,二是满足物质生活之后的精神追求,人们都希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但他们置身自然后的生活,与原有的城市生活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将小镇开发与人的内心追求进行对接,考验着每个开发商的智慧。
发展,是指小镇的生产力能否足够支撑稳定而持续的进步。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文旅小镇,如果仅靠最初始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没有形成产业,其生命力到底有多久是值得怀疑的。特别是文旅小镇,如果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不能开发出有价值的产业,一旦这些资源遭到破坏,小镇还能存活多久?
文旅小镇一定要特色才能成功
失败的特色小镇往往千篇一律,而成功的特色小镇则各有各的成功经验。近年来,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1、古北水镇:旅游升级时代的选择
古北水镇是满足北京市和周边居民闲暇时间和特殊需求打造的旅游升级时代产品。由IDG战略资本、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2、横店:影视IP主体化增强品牌效应
横店影视IP主题文旅小镇把影视文化融入到区域平台旅游发展中,以影视资源为核心,经过深度开发和产业融合形成了系列旅游体验产品,进而带动文旅产业的快速品牌化、项目化。
3、长隆:世界级持续欢乐体验
长隆欢乐世界是目前国内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游乐设备众多的超级游乐园,集世界精彩游乐和大型演艺表演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新一代游乐园的经典之作”。
宜居宜游的文旅小镇在全国还有不少。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计划到2020年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特色旅游城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一般而言,在特色小镇申报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等禀赋优势的小镇更容易申报成功。特色小镇重在“特色”,而不是“千镇一面”,旅游便是小镇特色的重要呈现方式。特色小镇如果想要在发展中具有竞争优势,必须从当地文化中挖掘出特色,从而形成可供消费的旅游产品,这也是特色小镇的竞争力所在。
文旅小镇开发模式总结
1、镇区景观文化改造,引领“景镇一体化”风貌建设
特色旅游小镇拥有与文化氛围相匹配的人文环境,镇区环境营造中需将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道路、景观,体现特有文化意象,建设标志性文化建筑,提升旅游小镇的认知度。
2、明确主题,打造多元、体验性产品,满足多元化旅游功能
旅游产品是旅游特色小镇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特色小镇的鲜明标识,以文化为依托,应用风格适宜建筑、科技手段、趣味活动等构建游客喜爱的游乐、体验、餐饮、购物、住宿产品同样是小镇旅游经济发展动力,能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提高游客重游率。
3、打破界线,产业延展,构建强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以文化旅游为主导,进行泛旅游产业的整合,形成文化旅游主导下的休闲文化产业、影音出版、旅游产品制造业、研究培训、商贸会展、地产等产业协调发展架构,以多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旅游小镇可持续发展。
4、镇旅融合,以旅游业为引领带动小镇文化、产业、社区全面发展
开发旅游是小镇文化复兴、产业整合、社区进步的新契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是全面的镇区发展模式,是适宜游客玩乐、休闲天堂,是镇域经济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5、内外联动,整合开发
整合镇区旅游资源、审视镇外旅游开发格局,做到内外联动,镇内镇外一盘棋,以文化旅游为发展机遇,围绕主题文化,改造、提升、开发镇区内非文化旅游产品,借势镇外旅游开发项目,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