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专家智囊 > 郭帆(GuoFan) > 作品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前段时间去了日本考察农业,见到了很多市民农园,感触较深。回来后,查阅了很多资料,结合着我去考察的见闻,对市民农园做个总结梳理,供大家参考。
虽然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兴起了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热潮,但是市民农园这一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至今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日本是一个市民农园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与中国相似,日本也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业主要以家庭为基础、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型经营的国家。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与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有不少类似之处,因此,日本市民农园的发展经营模式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市民农园的产生和发展
有学者认为德国是较早发展市民农园的国家,也有学者认为英国是市民农园的发祥地。而日本的市民农园开始于1924年,当时是由京都市的一些园艺爱好者自发组织了“京都园艺俱乐部”,通过这个俱乐部不断地在京都城郊设置和经营市民农园。随后,市民农园在日本的京都、大阪、东京等大城市悄然兴起。1969年,神户市和东京市都又重新设立了市民农园,从那时起,市民农园的数量不断增多,面积也不断扩大,据统计,2005年时,日本全国市民农园突破了3000家,共计有16万个左右的市民农园小区可供市民租借使用。
与德国、英国等国家相比,日本的市民农园总面积虽然比较小,但是,可供租用的市民农园小区数量大,租用期限比较短(一般在5年以内,而欧洲国家市民农园的租借时间普遍长达10年,甚至50年),周转快,这一做法体现了日本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也体现了日本市民农园的利用率高的特点和人们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较高的一种现状。
市民农园的概念
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概念。根据德国的市民农园法规定,市民农园是一种非营利性的,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享受耕作乐趣,并可生产一定数量的蔬菜、水果或花木等供自身利用,面积在400m2以下的租用农园。
虽然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对市民农园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但是其主要内涵是一致的,即:①来源均为租用的农园;②种植的对象主要是蔬菜、花木和果树等;③租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而非销售和营利性;④有一定的面积限制和使用期限。
日本现代市民农园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密切相关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城市绿地所占比例不断减小,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业余时间增多,但是城市居民与土地、树木、花草、农作物等自然生活相距却越来越远。在此背景之下,城市居民不再满足于享受单一的物质生活,而是希望利用余暇时间租用郊外的小片土地来种植蔬菜、花木等,以体验农耕的乐趣,陶冶情操,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现代市民农园是国民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化程度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城市居民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重要产物。
市民农园的功能
市民农园促进了农业在都市的保存和发展,使农业不因都市建设范围的扩大而萎缩,同时,市民农园的存在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促进市民之间的感情、文化和物质交流,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精神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市民农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蔬菜、花木、果树的栽培,使城郊区域得到了绿化和美化,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市民农园犹如城市沙漠中的绿洲,使人们可获得自然美的享受。
(2)通过在市民农园中的耕作,不但可以学习农业生产知识,还可以体会大自然的恩惠,通过与蔬菜、花果、鸟、昆虫的密切接触,体验农耕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陶冶情操,培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品德,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3)可以享用自己的双手生产的新鲜、卫生、安全的农产品。
(4)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市民之间的感情、文化、物质交流,特别是对老年人以及少年儿童来说,通过参加市民农园的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交流机会,让少年儿童体会农夫的辛苦,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与实践的兴趣。
(5)与城市建筑、道路相比,市民农园可以通过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和快速渗透起到水分涵养的作用,缓解洪涝灾害。
(6)在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可以作为空旷地来临时避难,如果是位于城区的市民农园,则可以阻隔火灾的蔓延,从而降低灾害损失。
(7)为未来都市发展,如道路、建筑设施的建设预留了空间。
总之,市民农园的存在表明农业不仅具有生产粮食、蔬菜、花木、果实的生产性功能,而且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性功能和为人们观光、休闲、体验、娱乐提供空间的生活性功能。同时也说明城市与农业是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日本市民农园的种类和经营模式
市民农园是由没有农地所有权的城市居民承租的市郊或乡村的土地进行耕作的园地。承租者可以种植蔬菜、花木、粮食等植物,农地所有者将农地出租收取租金,平时可管理农园或受承租者的委托,帮助照看农园,收入往往高于自己种植,因而这是一种委受双方都受益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日本市民农园的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市民农园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根据市民农园与租用者居住地之间的距离的远近程度和利用的方便程度可以划分为近邻型市民农园、日归型市民农园和滞在型市民农园
1.近邻型市民农园
距离租用者居住区较近(一般在4km范围内),平时可以通过徒步或自行车等简便方式就可以到农园进行农业生产的农园。为了提高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防止出现无人租用等现象的发生,在确定市民农园的可利用小区数量和农园的租金之前,都要对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农园的需求状况及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住户数量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农园数量和小区数量。
为了方便利用者的生产活动,近邻型市民农园一般要设置灌溉和排水系统、厕所、农具仓库、休息场所以及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等,但是,由于近邻型市民农园大多设立在城区附近,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农园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日本近邻型市民农园所设立的主要设施往往是比较简易的,如果在该市民农园的附近已经具备了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则尽可能地加以利用,以减少投资,降低经营成本,降低市民农园的租金。
市民农园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与租用者签订合同之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委托有经验的农业经营者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物栽培手册,开办培训班,指导农园使用者如何种植蔬菜和花木等。每年的收获季节,召开1-2次收获成果品尝评比会,评选品质好、产量高的种植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利用者的积极性,促进利用者之间的交流。在开办培训班的时候,组织者往往准备一些作物种苗、肥料、农药和小型农具,向农园租用者推荐和销售。除此之外,日本的大型超市中均有各种各样的小型农具和主要作物种子出售,并标有简单的种植方法。市民也可以到图书馆免费借阅或到书店购买相应的书籍,以掌握作物栽培和管理的方法。
2.日归型市民农园
一般离城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30km以内,保证大多数的利用者从住处乘车能够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到达农园。与近邻型的市民农园相比,日本的日归型市民农园必须具备较正规的停车场,并设置淋浴室、更衣室以及休息室供农园利用者使用。日归型市民农园的面积、区划、种植的方式和租金等与近邻型市民农园相似,但是,由于日归型市民农园距离租用者的居住地较远,利用者有时无法到农园作日常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租用者可以委托他人或农园的所有者以及经营者作为日常代管者,当然这样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3.滞在型市民农园
大多数滞在型市民农园距离城市中心区约2-3小时的车程,因为距离较远,利用者即便驱车前往,也往往来不及当日返回住地,所以,滞在型市民农园必须具备比较完备的住宿和生活条件,如小屋、水、电甚至煤气、卫生间、厨房、电视、电话、冰箱、停车场等。
与上述两种形式的市民农园相同,滞在型市民农园的使用年限也是1~5年。但是由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住房、提供生活生产设施,所以即使是远离城区,其租金仍然较高,一般是近郊型或日归型市民农园的3-10倍。当然,滞在型市民农园所处的位置往往是景色秀美、安静宜人的地方,人们在经营农园的同时,也相当于在别墅中度假。另外,与近邻型和日归型市民农园不同的是,滞在型市民农园所种植的往往是红薯、玉米、马铃薯、芋头等不需要经常管理的作物,这样,即便是一个星期左右驱车去农园管理一次,也基本上能够保证此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日本的滞在型市民农园不能种植树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必须由利用者自己带回居住地处理,在农园中不能设置垃圾箱,也不能将垃圾随处丢弃或焚烧、掩埋。
(二)按照租用者的特征可将市民农园划分为家庭农园、学童农园、高龄农园(也称为银发农园)等。
1.家庭农园
家庭农园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在租用的市民农园中进行种植和管理活动,家庭成员中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他们共同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2.儿童农园
儿童农园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保育园的儿童所开设的农园,这类农园多数是由地方政府或NPO(非营利性组织)开办和经营,一般是免费或者租金很低,但是面积往往较小,平时委托给农协管理。
3.高龄农园
高龄农园的主要租用者为年龄较大的市民。通过对日本东京都、千叶县、静冈县等10个都县的调查发现,日本市民农园利用者的年龄层次分布大致是:30岁以下者占1.1%,30-40岁者占0.7%,40-50岁者占3.3%,50-60岁者占18.9%,60岁以上者占76%,所以,市民农园的利用者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的,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员占大多数。这一现象表明,市民农园这种都市农业的经营方式在日本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总而言之,在世界上日本开设市民农园虽然不是最早的,但经营管理比较好,受到了日本国民的喜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经营管理模式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和模仿。中国与日本虽然在体制、人口、经济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国人多地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均资源不足等基本国情以及农业结构的变革和城市化发展方向与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日本市民农园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和制定出适合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完)
上一篇: 上一篇:郭帆:中国酒庄,别再逗逼了。
下一篇: 下一篇:郭帆:休闲农业—无文创,无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