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京津冀地区乡村创意旅游的三种成功经验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08-15 | 关键词:乡村创意旅游,乡村创意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
乡村创意旅游,乡村创意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

 

创意旅游是当今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成为一些地区转型和经济复苏的利器。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农村地区发展乡村创意旅游也势在必行。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乡村创意旅游成功案例的共性,指出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因地制宜将充满地方特色的乡村资源以创意手段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吸引乡村旅游创意人才,带动旅游产品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京津冀城市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该地区乡村旅游也迈向发展的更高阶段,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以创意理念为指导,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农业文化,通过文化与旅游动态的融合,能够使乡村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并有利于改善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联系较差、经济要素空间配置不合理等状况。

 

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

 

1、独特的乡村景观和乡土气息

 

独特的景观是乡村旅游对游客构成吸引的关键,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充满地方特色的景观和差异化的产品,是乡村旅游成功并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京津冀乡村地区江河湖海、山林草原、高原丘陵一应俱全,加上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节庆、民族风情、农村文化、村落古镇、农家生活、农业景观等各种资源,都可以作为创意旅游的资源基础,开发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味的乡村旅游产品。

 

2、良好的区位和交通

 

乡村旅游地必须以良好的区位为依托,来获得稳定的客源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奉行交通先行的理念,三省市积极推动交通规划的衔接和交通路网互融,京津石城际铁路开通、高速公路的运行极大缩短了京津冀的时空距离。交通经济圈的建立加强了城市间经济联系和要素的流动,也为包括乡村旅游的区域旅游提供了便捷。

 

3、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

 

京津冀地区囊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其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2.3%,其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比重的8.1%,是我国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有最为丰富的客源。在经济增长方面,京津冀三地2014年GDP总量占全国的10.4%,呈现显著的发展后劲和增长空间。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也使得这一地区的居民普遍有较强的出游意愿和支付能力,对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偏好,为京津冀乡村创意旅游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4、发达且多样化的特色产业

 

乡村旅游业是以强关联性和综合性为特征的产业,乡村创意旅游的发展能带动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中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对乡村旅游的效益及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京津冀乡村地区众多特色产业能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如葡萄、果树等特色农业,基于民俗民间文化发展起来的乡村文化产业,均成为乡村创意旅游的有力支撑。

 

5、深厚的文化底蕴

 

乡村旅游要植入文化元素才能够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吸引力。京津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文化遗迹与名山海景浑然一体,人文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分布集中,品质较高,依托悠久古朴的民俗民风与丰富的风物特产,郊区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带动性的民俗旅游村。如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凭借历史文化、北方建筑文化以及影视文化而使其乡村旅游大放异彩。

 

(二)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

 

目前,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但在京津冀地区具体的落实与发展中也出现许多问题。

 

1、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各种乡村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示与利用。许多乡村旅游产品雷同、深度不够,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创意开发不够,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

 

2、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大多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京津冀乡村创意旅游案例

 

京津冀地区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因有着区位、交通、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涌现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乡村旅游地,其乡村创意旅游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创意农业旅游模式”,即以休闲农业、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形式,开展农事体验、农业科普等活动的乡村创意旅游;

 

二是“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模式”,即以本地民间民俗、历史文化等为核心资源,以文化体验、文化演艺和民间手工艺等为核心内容的乡村创意旅游;

 

三是“乡村艺术旅游模式”,以乡村地区为空间载体,形成艺术创作空间,开展艺术旅游。

 

以下三个案例:河北沧州市青县司马庄、北京密云古北口村、北京通州宋庄画家村,是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中较为成熟的典型代表。

 

三个村落分别采用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意农业旅游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农户参与”经营管理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模式以及艺术气息浓郁的乡村艺术旅游模式,各自具有多元化、多功能以及多层次的鲜明发展特征。

 

京津冀乡村创意旅游的三大模式

 

(一)“创意农业旅游模式”——河北沧州市

 

河北沧州市青县司马庄创意农业旅游是京津冀地区较为普遍和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乡村创意旅游模式。司马庄开展乡村创意旅游的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不仅拥有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农业资源,还有湖泊水域资源,可建设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形成大运河水系观光带,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其创意旅游产品包括生态农业观光、农事生产体验、农业知识学习以及各种文化体验活动。

 

究其成功经验:

 

首先是能够认识到新时代科技的力量,将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逆转单一依靠农业而衰落的趋势;

 

二是及时洞察都市居民回归乡野的心理需求和对农事活动参与性的偏好,充分利用其毗邻京津冀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发展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

 

三是注重挖掘本地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即以创意思维发展乡村旅游,保证了旅游产品持久的活力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模式”——北京密云古北口村

 

以乡村地区历史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或红色文化为资源核心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已形成乡村旅游的一大热点,北京密云古北口村就是一个优秀的典范。古北口村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长城文化和历史文化;二是民族和民俗文化。主要旅游项目有观光、采摘、农家乐、休闲、探古、体验等。

 

究其成功经验,得益于其采用的“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农户参与”经营管理模式: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拨发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二是以发展的眼光总揽全局,对古村旅游空间结构、古村整体风格面貌都有整体把握。

 

企业对于古北口村的发展作用在于,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创意旅游产品,精准营销增加地铁广告、互联网广告的投放,加上《奔跑吧兄弟》《真心英雄》等多个综艺节目在古北水镇录制,实现了宣传推广全国化的辐射。

 

从村民利益和全村发展的角度出发,向更高层级的管理部门争取资源和支持,如争取高速路的开通、京沈高铁折返站的规划与落地,将古北口旅游融入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大的旅游格局之中。

 

(三)“乡村艺术旅游模式”——北京通州宋庄画家村

 

艺术家因需要安静的创作环境,为了追求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或为了靠近高端的消费市场,将其创作的领地延伸到城郊的村落,在那里聚集形成画家村、艺术村,进而发展成创意产业聚集区(园区),并成为发展艺术之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北京通州宋庄作为京郊村镇,依托其独特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聚集群落的特色资源,开拓出发展“宋庄艺术旅游”的新道路,其旅游产品类型有工作室游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艺术创作体验等,具有高端、时尚、艺术气息浓郁、产品附加价值高等特点。

 

究其成功经验,政府及时抓住艺术家这一特色资源,确立“文化造镇”的发展战略,把宋庄建成一个规模大、起点高的文化产业区和“中国的艺术硅谷”。其发展方向恰好响应了我国以文化产业为新兴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部署,同时又因其地缘优势和人才资源的优势,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区和创意旅游目的地。

 

这些形式多元的乡村旅游模式从本质上看存在发展的共通性,即因地制宜将充满地方特色的乡村资源以创意手段进行开发利用,而创意手段正是在排列组合乡村农业、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土特产购物、古村古镇等传统旅游开发板块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前沿时尚等新兴元素进行乡村创意旅游开发。

 

实践表明,乡村创意旅游开发可以极大地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吸引乡村旅游创意人才,带动旅游产品创新,有助于京津冀地区的乡村从单一的农业园观光发展为颇具规模的观光农业区,并通过组合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和教育等体验板块于一体,实现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