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_全域旅游规划思路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20-04-27 | 关键词: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全域旅游规划思路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全域旅游规划思路


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1、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新战略。

 

全域旅游就是全域按照景区理念、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服务,从过去的点线到面的飞跃,要从全局出发,系统全面推进旅游。全域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

 

2、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品牌。

 

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培育一种优秀旅游目的地品牌。

 

3、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

 

全域旅游就是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机制都应有旅游理念和标准,围绕旅游来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旅游管理全域化、全过程优化,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旅游综合执法、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旅游综合规划管理、旅游社会参与等体制机制。

 

4、全域旅游构建一种新的复合型空间。

 

全域旅游是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生意的完美结合,各种要素聚合、各种功能叠加、各种价值放大、各种利益共享、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和生态得以传承发扬,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域辐射带动。

 

5、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全域旅游不是一个赶时髦的标签,而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新形态、新理念、新模式,是区域旅游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总体趋势,代表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全域旅游规划思路


全域旅游规划思路

 

1、创新理念观,构建全域旅游思维

 

全域旅游规划要从“单一景点规划建设”思维向“全域吸引物规划开发”的思维模式转变,以“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破传统过时的景点旅游规划的固有思维模式,运用全新的旅游开发理念,激活全域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构建全域旅游共享机制。要运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规划布局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全域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全域旅游生产要素配置,增加全域旅游的有效供给。

 

2、创新体例观,变革规划内容供给

 

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规划将创新体例观,立足于区域旅游业发展,视全域为有机的生态系统,以现有旅游规划的基本体例为依据,加入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旅游新业态、旅游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节能减排等内容。重点创新编制全域营销、基建以及保障体系,强调旅游业节能减排、全域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全域旅游业环境保护等内容。创新旅游规划体例,凸显价值提升原则,突出全域旅游规划对旅游产业链的打造、旅游产业业态的培育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以“全而新”的文本形式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具有变革意义的规划内容。

 

3、创新要素观,延伸旅游资源链条

 

将旅游要素的概念进行延伸与拓展,并对各要素加以整合。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将传统的六要素进行重组,更要将旅游与农业、工业、城建、交通等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业集群,构建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旅游服务运行体系。“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域旅游规划过程中通过发现优势资源、挖掘潜力资源、设计核心项目、整合主题项目,将散落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吃厕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统一纳入吸引物范畴,形成一个涵盖旅游全产业链的新型要素融合观,延伸旅游资源链条。

 

4、创新项目观,设计全域旅游精品

 

新时期全域旅游发展将形成一个“处处为景,人人服务,全域旅游”的社会共享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全域旅游规划要对现有的旅游项目进行整理清点,运用旅游项目规划加减法,对一些陈旧过时的旅游项目进行改造或放弃的“减法”处理,对于适应全域旅游整体发展的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规划开发建设的“加法”处理,注重规划项目之间的融合互补,充分考虑到全域旅游资源要素的内部集聚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外部关联性,对项目进行精心策划与统筹管理,不仅仅是注重项目的“新、奇、特”,更要注重规划中多项目的联合驱动,培植全域旅游项目名品,打造全域旅游项目精品,注重全域旅游项目建设的精致化、细致化与极致化,实现全域资源要素利用最优化。

 

5、创新功能观,提升全域旅游“质”“量”

 

全域旅游规划不仅要关注传统旅游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更要加大对规划中的全域空间布局、全域交通线路、全域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的关注,创新提升全域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以及全域旅游经济驱动功能。在全域旅游规划时一方面要创新旅游功能的横向提升,实现全域旅游功能“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创新旅游功能的纵向提升,实现全域旅游功能“质”的飞跃。拓展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乐活乐居、健康养生、科普探秘等多功能板块,做到“质”与“量”两手抓。

 

6、创新品牌观,完善全域旅游形象

 

创新品牌建设观念,要形成“大旅游”的品牌发展思路,注重全域旅游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的培养,围绕着整体品牌塑造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增加全域旅游品牌价值链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各地区在进行旅游品牌的塑造时,不要局限于传统自然与人文资源,要针对全域旅游提出具有全域普适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例如“好客山东”、“锦绣湖南”、“清新福建”全域品牌的打造,转变传统的“单一核心吸引物”的品牌塑造策略,创新形成“全域旅游大名片”的品牌塑造观念,注重对全域旅游品牌的利益诉求点的关注,识别新时期顾客群体的多重需求,创造彰显全域旅游形象的旅游品牌。

 

7、创新价值观,打造全域旅游价值链

 

以传统旅游开发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为基础,对旅游全价值链进行延伸,形成新的融合资源、纽带、市场、服务、盈利以及品牌等多重价值的全域旅游价值链。首先,创新传统社会价值观,形成满足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要素互动沟通的纽带价值观以及“全域开发,全民参与,全民服务”的服务价值观;其次,创新传统经济价值观,注重旅游开发对全域经济及各产业的带动价值,注重旅游规划对客流与旅游经济的引导作用,形成新的以区域大市场和游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价值观;另外也要形成具有区域溢价效应的盈利价值观与品牌价值观。

 

8、创新市场观,形成全域营销体系

 

构建全域市场营销观,在进行市场开发规划时要打破传统“以景点为中心”的宣传推广模式,将旅游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相结合,形成“全域化市场,一体化营销”的市场推广思路,依托产业链上下游的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多位一体,整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全民营销网络。要加强对全域旅游市场的综合调研,利用市场契机寻找市场空缺,设计精准营销方案,以台网互联、互动行销为手段,以内容营销、针对性营销、社交新媒体营销等为方式,针对全域大市场与各细分市场需求设计形成内外结合、线上线下同步的全域营销体系。

 

9、创新产业观,拓展旅游产品空间

 

需形成旅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思维,推进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树立一个全域旅游的大产业观,将旅游发展与“五化”建设融合发展,打造“旅游”+“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农业化”的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在规划中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要创新产业融合的意识;二要创新产业融合的路径;三要形成产业融合的创意;四要提供产业融合的支撑。规划将旅游作为全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中心环节与教育、交通、农业、工业、养老、医疗、养生、会奖、装备制造等其他产业相融合,拓展全域旅游产品空间,打造全域旅游产业生态。

 

以上是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以及全域旅游规划思路的内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国内资深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单位,致力于休闲农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旅游休闲项目的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建筑景观设计等领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