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有哪些?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07-22 | 关键词: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类型,传统农业

当前,我国面临着农业面广、农村人口众多、耕地集约化的困难局面。农村地区面临着摆脱贫困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走上生态农业绿色发展道路。

 

一、主推五大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


1、种养结合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合理建设产业类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将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形成区域农业内部循环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多层次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2、空间多维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

 

循环种养模式是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对空间进行多维度开发,大力发展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生态农业,致力建立优质、低耗、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因地制宜推广丘陵山地、农田、水体、庭院等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技术,形成一批“猪沼果(茶-菜)”、“林下养殖”、“稻渔共生”、“鱼菜共生”、“农林废弃物-食用菌-有机肥”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基地。

 

3、多功能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依托生态农业建设,加强休闲农业观光旅游、自然景观等多功能特色,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扩大农业消费。发挥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互联网+科技型生态农业模式。

 

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民生产生活的深入融合,依托农业物联网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直观监控生态农业生产全过程,提高公民生态产品的可信度,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价格。

 

5、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农户分散、传统农业模式为主体的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投入监管等综合措施,进行传统农业的生态转型升级。重点建设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生态牧区,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农业投入监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创造优质的生态农业产品。

 

二、努力构建生态农业“三大机制”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


1、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率先利用畜禽资源、综合利用稻草、回收农膜,制定补偿措施,明确补偿范围。补偿的主体,与补偿的联系,以及完善补偿标准和操作规范.总结推广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

 

2、建立生产跟踪机制。

 

通过建立生产台帐,对农业生产过程和投入“路线”进行长期的监督管理,跟踪农产品“路线”,形成可追溯的农业生产和消费全过程。

 

鼓励在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示范村等开展生产台账建设,主要包括化肥、有机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用量、使用面积、作物产量、耕种方式等,以年为周期,严格记录每次生产投入品的用量、使用面积、使用时间、作物种类、作物产量等基础信息,提升监管水平。

 

3、构建环境监评机制。

 

农业生产区和重点环境区的环境进行跟踪监测,制定不同区域和行业的环境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指标,动态掌握农业生产区的环境质量。对于一些农田环境超标的地区,协调监测土壤环境和农产品相关指标,掌握环境变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