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田园综合体如何发展?六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探索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20-01-13 |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政府、相关市场主体等都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精准落地模式。在诸多的实践探索中,“田园综合体模式”成功吸引了各方关注。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力平台,成功吸引城市资源向农村反流,互促互进,共同推动乡村发展,尤其是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目前来看,全国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阳山田园东方已取得了成功。该项目集合大型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田园生态居住于一体,并成功活化了当地农艺、民俗、风味餐饮等,一直被作为业界成功典范。
 

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模式


但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所有在建运营的田园综合体,整体运营状况并不见好。用通俗的话来说,十个项目七个亏,两个持平一个微盈利。其实大家都是在靠政策硬撑着,当政策“吃完”就没有后劲了。市场持续力不足,这些田园综合体项目最终都可能成为“烂尾楼工程”。

 

那么,如何推动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土地、农民、企业、政府、金融和社会机构“六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各方角色责、权、利协调统一并形成一定机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从而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经济效益,推动农村发展。

 

首先,资源变资产,就是要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一是要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等自然资源入股。对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和水域等自然资源清理核查、确权颁证、评估认定,入股到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二是推动集体经营性资产入股。对集体房屋、建设用地(物)、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使用权进行有效盘活,入股到经营主体,获得资产收益。

 

其次,资金变股金,就是将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折合”成股权,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等方式进行农业产业投资。

 

具体来讲就是,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等进行整合,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到效益较好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中形成股权,村集体或农民按股权比例分享收益。如此,便提高了分散资金的使用率,既为经营主体的提供了持续资金保障,也给农民带来了稳定增收益。

 

最后,农民变股东,就是要引导农民自愿将个人的资产(包括土地)、资金、技术技艺、知识产权等协商折价为技术股、管理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权投资人,参与分红。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转变农民的投资和增收方式,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引导当地政府机构发挥政府职能,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引进可行性项目,然后交给村集体和农民来参与运营,让村集体和农民都受益。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村集体和农民的参与,田园综合体项目运营必将有成效、出成果。
 

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模式


农民、土地、企业、政府、金融和社会机构“六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田园综合体不再是由单一企业主导,而是由村集体、政府机构及若干个企业共同打造的“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创新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依据本土资源优势,我们可以规划设计若干个产业链,衍生多个产业链节点。基于此,我们可以按照“三个一批”(“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引进一批投资企业”)的方式,引进更多企业、组织等参与其中,将田园综合体项目做大做强。

 

一是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导现有的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提升企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引领和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是发展一批中小企业。支持村级组织和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等领衔创办农业生产型、农产品加工型、物流商贸型、旅游服务型等中小企业经营主体,带领农民群众参与到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来。

 

三是引进一批投资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资源禀赋,包装一批田园综合体发展项目,通过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