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运营的八个关键点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9-07-01 | 关键词: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农业主题公园运
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农业主题公园运营

 

农业主题公园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文化与自然风光有机融合,能够展示农事景观、提供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娱乐项目和特色产品,具有观光、休闲、游憩、体验、健身和教育等功能的综合产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被认为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想模式,可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满足农产品安全供求的需求,满足居民休闲的需求,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符合国家政策的战略部署,又能解决地方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各级政府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各地推进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管理运营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八个关键点。

 

一、具备基本条件

 

具备基本条件是农业主题公园建设的前提。建设农业主题公园的条件和要求很多,但生态环境、区域面积、文化传承、产业结构以及配套设施是重要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要优美,田园、地貌、水系、村庄等还要具有休闲观光价值。农耕文化要深厚,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生产习俗、生活习惯、节令节庆、建筑人居等富有特色。区域面积要够大,考虑到功能区的完善,农业主题公园面积应不低于5000亩,农业产业基地面积应占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主导产业面积占60%以上。如兰陵农业主题公园总面积62万亩,海南龙寿洋农业主题公园涵盖嘉积、塔洋、大路三个镇,达60万亩。产业结构要合理,农业用地保护状况良好,农业产业结构合理,特色明显。配套设施要完善,能为游客提供休闲、体验和游乐等项目及配套服务。

 

二、编制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管理运营的依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要体现自然、生态、低碳的特点,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农业主题公园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体,其规划设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具有复合型,既有文化元素,又有物质形体表现;既有静的生活环境,又有动态的体验场所。要突出农业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充分保护农业资源、生物多样性,充分展示和传播农耕文化、增强公众传承传统农业文化的意识,便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公众对自然与环境的充分体验。要以农业生产等自然景观为主,严控人造景点和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建设。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有限度的复合科研、科普、休闲、游憩等多项功能。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10年,并包括休闲农业、农耕文化传承、旅游安全等专项规划。

 

三、明确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管理运营的主题。农业主题公园是以农业为核心的园区,包括乡村风貌、田园风光、山水景观、人文景观、地质景观、气候物相及现代休闲设施等。要在严格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一般包括农业生产观光区、体验服务区、度假生活区、乡村文化或农耕文化区、休闲游玩区、商贸区等多个功能区。如兰陵农业主题公园包括农耕文化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科技成果展示区、商贸服务区等十个功能区。

 

四、强化产业支撑

 

农业产业是农业主题公园的基础。农业主题公园建设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推进其建设,需要全方位打好“组合拳”,而重中之重的一拳就是要在强化农业产业支撑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和公园的关系尤其事关重大,产业是公园发展的基础,公园是产业发展的依托。通过农业生产将产业、生态、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并以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为主体,做到产业优势明显,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发展要求。强调产业效益凸出,辐射能力强,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五、挖掘农村文化

 

农耕文化是农业主题公园的灵魂。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和挖掘力度,将山、水、林、田、村等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元素,让每个点都包含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个区域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使游客在故事中了解公园、记住公园、传播公园。以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规范和提高提供精神动力。要注重保留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原始风貌,依托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和风情等资源禀赋,展示特色产业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展现地域文化风情,包括生产习俗、饮食文化、生活习惯、节令节庆、民间工艺、村规民约和传统民居等方面。并提供农业文化相关的教育,传承农耕文化、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依托主导产业和地域风情开发丰富的农业文化体验项目,城乡居民能体验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

 

六、突出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是农业主题公园的亮点。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灵魂,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按照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创意理念,将创意作为生产要素融入到农业主题公园中的规划设计、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中,在农业主题公园中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位一体”。实现创意产品具有高文化品位和高附加值,满足游客需求,形成特色品牌。实现创意景观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与周边环境融合,有主题性内涵表达或诉求,体现自然之美。实现创意服务项目特色鲜明、功能凸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

 

七、优选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是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发展的导向。农业主题公园的建设运营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即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时空尺度进行综合考量。谁作为运营主体直接决定了农业主题公园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是否充当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角色。运营主题大致可分为地方政府、村集体、工商资本三大类。运营主体为地方政府,优点是能完全体现公园的公益属性,缺点是发展动力不足,影响公园的健康有序发展。运营主体为村集体,优点是降低开发的盲目性,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保护乡村原生性,缺点是管理局限、规模小,资金和人才缺乏制约园区长期发展。运营主体为工商资本,优点是资源利用率高、效率高,缺点是由于工商资本的逐利性,很难兼顾当地农民的利益。

 

八、明确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农业主题公园的保障。探索科学合理的农业主题公园管理体制,是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应该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离开了统一、协调、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农业主题公园的运行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这是世界各国公园发展历程所证实了的。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以美国和挪威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型、以德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型、以日本和加拿大为代表的综合型。中国可以考虑实行“国家所有、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社会监督”的方式,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地方政府对农业主题公园进行管理和服务,并遴选具有专业资质、符合管运条件的工商资本法人进行委托经营,同时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实现社区广泛参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