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新闻资讯 > 专家专栏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以下为轰伟在“2017中国首届田园综合体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仅供参考和学习。
轰伟:乡村4.0的提出是因为我们想要解决在这些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主体不清晰,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现象等一些问题。乡村4.0是从乡村主体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农业需要什么样的主体来操作,如何吸引这些主体进入到乡村?如何让资本非常愉快并且有收益地进入到乡村?如何才能满足国家未来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农村发展要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转型。未来发展中,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兴主体将发挥主要带动作用。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那么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果没有农民现代化,新型农业主体加入,那是杯水车薪。而实现了农民现代化,要让新农民长期、永久的留在农村,如果农村不现代化,那也是留不人,农业现代化只会成为口号。所以说最后只有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结合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归纳起来,实际上我们真正要走的是一条“农民、农村、农业”协同发展的“乡村现代化”道路,我把它概括成为乡村4.0。
下面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先来看看目前我们乡村建设面临问题
——千篇一律、产业单一、缺少文化、品牌
这些年来,乡村建设此起彼伏,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农村改造是农村大规模建设的第一阶段,从农民房到小区,这也是城镇化时期的一个产物,很快因不适应农民生产生活,且投入巨大,资金来源成囧。
第二阶段是美丽乡村,通过巨资打造各种住宿、餐饮的农家乐设施等和民俗,培育出了几个乡村旅游明星村。各地蜂至沓来,争相借鉴,开始了“追星梦”,由此乡村旅游成为发展美丽乡村的救命稻草与独木桥,也导致了美丽乡村运动面临的巨大问题,毕竟明星不是所有乡村的归宿,而且现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主要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农民,而在这两个主体中真正会做旅游的很少,因此美丽乡村的建设演变成了政治工程与模式工程,乡村又正在成为政治任务的盲目者与政绩工程热衷者的新一轮牺牲品。今年的5月10日,福建省城市建设厅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负面案例的通知,多存在大拆大建,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偏离整治重点,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主要问题。
与之并行的“全域旅游”的推出又给美丽乡村建设撒了把盐,乡村到处做景点,造成了轻品质的资源滥用与平均主义,势必造成同质竞争激化,市场疲软。
因此,现行的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可持续性弱、缺乏产业带动、推广性弱、过度设计、产业模式单一等不足,新一轮的乡村建设需要更科学可行的实施理念。
2016年,继美丽乡村之后又推出了特色小镇的打造,特色小镇以产业为导向,给乡镇在产业多元发展上有巨大的飞跃,模式的可复制性强。但是目前的特色小镇建设却多出现了城市的建设模式,漠视乡村发展规律,而城市园区导向严重,乡村文化构建失策,环境破坏大等问题,成为特色小镇实施过程的不足。
有了这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田园综合体又是继特色小镇之后提出来的新概念,田园综合体到底又要如何操作?它是一个什么阶段的产品?如何去落地?这些问题很关键。
归纳起来。我把新农村改造叫2.0,美丽乡村叫3.0,特色小镇叫3.5,那么田园综合体是3.X还是4.0,呢?我觉得应该要从一个市场规律的角度、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那我们就要按照习主席提出来的,做好乡村建设,首先要去找到乡村发展规律。
优越乡村结构研究——文化教育与二三产业融合
乡村现在所有的建造模式都是从城市的角度在研究乡村的,以城市的生活方式研究乡村,以城市的优越感在看待乡村,忽略了乡村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既然是要研究规律,那我们就要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
首先我们看看中国的过去,其实从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过去是非常发达的国家,我们当今的“一带一路”工程就是在复兴过去的辉煌,我们过去的乡村要远远比现在优越。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绅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如今保留的名村名镇,无一不出自他们之手;楠溪江古村落耕读结合、诗礼传家,是中国耕读社会文化形态的活标本。中国古代乡村实行“县政绅治”,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以半耕半读的耕读生活为价值取向,追求理想栖居环境。“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解甲归田”是中国发达社会最高的精神归属。
再来看看我们的未来,看看发达国家的乡村,发达国家现在乡村的发展模式其实就是我们今后要效仿的发展模式。国外知名乡村共同特征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农业景观化,休闲产业成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注重历史文化保留与延续,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如法国的普罗旺斯朴素而美丽,素有法国农场之美称,是一、三产良好互动的典范。纳帕是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形成以葡萄酒产业为主的主题庄园。围绕葡萄的种植与酿造,演化成制造业、医药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形成了全产业链集合。
结合国内外乡村案例,农村开发应实行统筹运营,吸引新资入驻,保护传统文化,打造理想栖居环境。
总结国内先进乡村的发展模式,中产阶级在其中扮演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发展应以物质中产阶级—乡绅,精神中产阶级—乡贤为主体,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发展动因——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山水圈时代
2006年杭州休博会,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休闲社会。目前我国中产阶级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长,截止2017年整体数量已约2亿人,已超过美国的2倍。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国将迎来中产阶级时代,中产阶级的需求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流,中产阶级的增速递增,带来的是巨大的消费能力。中产阶级价值观“回归自然”、“情怀之上”、“注重健康”、“高端度假”将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喜新厌旧”是中产阶级的第二性征,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希望能有些变化,而乡村生活正是满足了他们对于这种变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构建乡村而不是以一种传统农业的思维来构建乡村,这就是之前几个阶段乡村发展不成功的关键所在。
如今,大城市病的出现,污染,拥挤,压力频现,大部分人开始厌倦城市,中高收入者开始迁离城市,向往乡村,因此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逆城市化”的趋势也开始愈加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与省会城市周边相继出现新兴休闲城镇,以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为典型代表。现在很多城市中的精英要下乡,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们下乡的出路,因为他们才是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大部分城市中的精英选择去乡村栖居,栖居既是奢野,是山水画中人文精华之所在,也是最常用的表现形式,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愉悦自我、修身养性的终极场所,是中国发达社会的最高人居模式,所以我们需要在乡村建造符合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一个逆城市化的,一个远离大城市病的生活模式。
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领导人把一些高端的会议放在庄园,国家领导人的“庄园外交”与“农场外交”指明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方向,敲响乡村现代化的号角。庄园经济、家庭农场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方式,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土地进行专业化生产。APEC北京,选址雁栖湖,寄情于山水,关注于生态。G20杭州,选址于风景,寄情于自然与人文,关注创新与休闲。休闲农业是农村体验、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农旅交叉型业态,无地域限制,包括乡村旅游与都市农业,侧重休闲体验,是综合产业概念。
所以未来中国会通过休闲理念的发展,也会通过旅游业与文化结合田园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优势。在浙江,乌镇和莫干山的显现其实是对我们现有的乡村管理模式的挑战,我们现在的野奢酒店、自然学校、幸福公社、互联网小镇等都是一些高端三产和田园的结合,浙江作为我们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我们乡村经济最多的地方,很少提到农家乐,提到的都是洋家乐,洋家乐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然而农家乐是失败的,因为农民不懂怎么去真正做好一个旅游产品,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法去操作,所以我们新农村建设成果为什么不如意,就是我们的主体不清晰,我们乡村目前最缺乏的不是资本,而是人。四川的明月村,把城市的建设用地分到乡村,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我们不做乡村旅游,他们把25个文创项目聚集在村里,上演“艺术人生”,靠新村民为原住村民增收出谋划策,共同物质与精神的康裕。
总体概念——创意乡村计划
创意乡村应该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具备七大要素,涵盖“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三大方面。新农民是农业新时代的知本式农业人才,有技术、有知识、有资本,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领头羊。新农民是职业,而不再是身份与阶级,是市场经济契约下的自由选择,无异于任何一种职业。
休闲化农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崭新途径,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新农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房屋建筑,而是庄园集群、风景区与风情村镇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通过庄园、农场等为载体,因地制宜、因地而异来承载服务业与农业,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度假等功能的特色新型农村。将绿色环保的意识植入每个人的心中,鼓励游客都能真正地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我们在国外会看到城乡没有区别,因为农场、菜市场、居住区、公司等都在一起,没有具体的划分,我们中国的划分就很清晰,所以这个也是我们要解决的,如何把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融合,这才是真正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的道路。
新农业即三产型农业,新称为“六产”,实现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包括附着型与延伸型两种类型。附着型是指高端三产与田园的结合,包括休闲农庄、度假庄园与森林学校等形式。例如黑莓牧场:美国第一乡村休闲圣地,让人流连忘返。延伸型是指将原本就在农村的一产进行三产化,包括观光农庄、创意农园与市民农园等形式。例如日本MOKUMOKU农场:农业产业化主题农场,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网络购物于一体。
未来的乡村,未来的田园,农业只是景观,我们的主导产业是二产和三产,创意将无处不在,所以这是未来乡村的新农村、新农民和新农业的结构。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创意乡村,来实现真正乡村现代化的规划模型。
成效——创意乡村现代化模式(以樱桃沟社区创意乡村规划设计为例)
樱桃沟社区创意乡村规划区位于二七区南部,周边交通较为便捷。针对基础设施缺、居住品质差、环境管理弱、产业发展单、科技程度低。提出乡村5个现代化的创意模式,从系统上、源头上治理乡村问题,提升乡村品质。规划特色拥有五大战略,十五大亮点:农业生产职业化(构建职业农民与农业工人、农业产业链),生活方式休闲化(全域休闲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生态化(海绵乡村、分散式排污、分散式微能源、分散式微服务、效能景观、乡土与生态材料、独立慢行),服务管理专业化(智能物业与智慧乡村),居住环境野奢化(艺术空间与小资生活)。
农业生产职业化:分为构建农业产业链和新职业农民与农业工人两大类。开发樱桃全产业链,包含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及关联产业,涵盖生产、配套及休闲娱乐等三大方面。同时通过增收等经济杠杆实现传统农民向农业工人与服务业者的自然转型。从而有效吸收新农民主体的进入。目前以有一批画家和民宿业者已进入樱桃沟。
生活方式休闲化:通过以“创客、艺术、生态、度假”为基点,一是将五个自然村分别规划为艺术、工艺、民宿、会议、养生等五个不同主题的休闲业态。二是将沟谷以景观游览结合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形成自然经济的良性循环。以风情谷、艺馨谷及欢乐谷三大主题景区体验不同的休闲生活。三是将樱桃种植地形成规模建设的庄园产品,打造形成特色景区与旅游品牌,构建度假居住,康体疗养,乡野美食,休闲娱乐等高端、精品的综合休闲度假体系,服务城市中高端人群生活休闲方式。
基础设施生态化:七大板块的设计使樱桃沟社区实现了基础设施生态化,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是樱桃沟社区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物质基础,能够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海绵乡村指能就近吸收、存续、渗透、生态净化雨水,整体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设计理念;分散式排污是指采用高性能合并净化槽技术,分散处理,实现污水排放零处理;分散式微能源是采用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分散处理;分散式微服务是指分区配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游客服务点、自行车租赁点、景观台、社区医院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社区生活与娱乐;慢行独立是指结合场地地形,实行慢行独立、人车分离。
服务管理专业化:利用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智能化的智慧乡村理念。
居住环境野奢化:强化生活品质、引导生活方式,将乡村建设成为一个野奢度假综合体。
樱桃沟社区实现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文、宜创的创意乡村,首个乡村现代化示范区,全国优秀乡创基地与5A级景区,并立足于自然、文化与未来,引领乡村现代化的建设理念,打造美丽乡村的升级版。
产业模式——乡村4.0社会、经济、环境的多层次建设体系
我们希望未来的田园综合体能够跟乡村4.0进行一个紧密的联合,乡村4.0也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里面包含了4个目标:引导保护、激活乡村、生态战略、提升品质,目前我们已经从宏观、中观、微观几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体系。
乡村4.0宏观体系:自然流域界定的三大生态法则。流域中医辩治法则,做好流域综合土地协调策略和不同用地类型水资源管理策略;庄园集群重构法则,包括生产专业化、生活休闲化、文化多元化、生态单元化、产业复合化、运营品牌化;蓝道系统营建法则就是指以水的使用为导向,通过蓝色保持、蓝色保卫、蓝色保育、蓝色保有、蓝色保留、蓝色保障来实现点、线、面全方面的服务。
乡村4.0中观体系:文化复兴引导的五个现代化措施,通过乡村中产阶级的主流来构建农业生产职业化,生活方式休闲化,基础设施生态化,服务管理专业化,居住环境野奢化的乡村新文化体系,实现乡愁梦。
乡村4.0微观体系:未来生活要约的七大田园产业标准,这个新的产业标准包括庄园志(庄园化社会、经济、环境构建田园经济),农创季(农业技术与生活艺术的有机创意经济),自然计(生物质与能源自立、自然农法与循环经济、流域管理之中医法则与栖居营造之风水万象等基础设施),禅宗基(禅修养生、书院私塾、宗教宗祠等精神载体),户外极(海、陆、空户外与风景体验经济),村市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嘉年华等村镇经济体),每屋枝(环保、智能、移动、集成式野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