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特色民宿带给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思考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8-08-06 | 关键词:现代农业庄园,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现代农庄
现代农业庄园,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现代农庄

 

伴随着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宿以其独特的人文风俗和休闲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推崇,并逐步成为一种个性化新型旅游方式。特色民宿作为旅游产业的延伸和附加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新需求的出现迎来了几何式的爆发增长,仅在某知名短租平台就有总量超过30万套的房源,覆盖了全国396个城市。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旅游业中消费者观念意识的转表,旅游正从过去的快速观光方式转变成发现、享受且充满趣味体验的慢生活休闲模式。而作为旅游业中的新版图,国家现代农业庄园是基于农旅融合的注重个人体验的种新型慢生活休闲旅游业态,在其建设过程中可以从很多方面汲取民宿发展的有益经验。

 

一、特色民宿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市场需求旺盛。大众旅游以及散客时代的到来给民宿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推进,人们越发追求返璞归真和朴素自然的生活环境。在旅游业的供给端,注重个人体验与别致风情的业态正受到推崇,特色民宿的内涵正契合这部分的需求。

 

(二)乡土情怀的推动。费孝通先生曾在《江村经济》里面提到:“如果说人们的土地就是他们人格整体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夸张。”田野、古道、枯藤与瘦马总能轻易唤起久居都市的人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如今中国城镇化率已然过半,都市人对乡土的情感催生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与特色民宿的兴起。

 

(三)民宿创建特色突出。近几年民宿业井喷式的增长一度造成了供给端的部分过剩,行业的激烈竞争促使民宿主使尽浑身解数营造别具一格的特色。造就了如今民宿资源储备丰富,特色众多。从乡村民居、岛屿村落、山居古院、民族村寨应有尽有,供给端丰富的民宿形式与特色更好地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特色文化需求。

 

(四)注重品牌文化建设。由于民宿业的门槛较低,大批资本涌入民宿业,行业的激烈竞争促进了民宿品牌文化的建设。民宿主或相关企业通过将民宿与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民宿形式,并从而树立了各自的品牌。品牌信誉的积累和口碑的传播也促进了民宿在游客心中的感知形象和认可程度。

 

(五)行业氛围的营造和宣传。曾经,能在云南开一间民宿是多少老文青的梦想。民宿的“诗和远方”和“小资格调”吸引了一大批小文青和厌倦了案牍劳形的老学究,坊间甚至有云:“去丽江不住客栈等于白去。”服务行业,口碑与声誉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民宿的推广与宣传除了一部分游客带动,其网上宣传对提高民宿客栈的附加价值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建设的启发

 

(一)挖掘政策利好因素。国家现代农业庄园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调整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模式。全域旅游、农旅融合、旅游+、旅游扶贫等一系列的政策皆有利于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建设和发展。

 

(二)培育适应旅游业迭代发展新需求的优质供给。当下,旅游已然成为大众精神文化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圈”时代,旅游的魅力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而是更注重个人体验和休闲。市场的新需求促进了行业的变革陈新。旅游的常态化和旅游业的不断转型升级给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带来了发展契机。根据市场新需求,因地制宜培育适应旅游业迭代发展新需求的优质个性化供给,正是特色庄园经济的新优势。

 

(三)营造特色和品牌宣传。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核心是基于现代农业的休闲旅游,其在现代农业外的延伸可以有众多的形式,需要在景观、资源、体验、产品等方面形成较为突出的影响力,要灵活运用各自禀赋资源的优势突出主题特色。在“互联网+”时代,庄园品牌的宣传应顺应时代趋势,充分利用自媒体手段推广庄园游,以形成别具一格的品牌宣传趋势。

 

(四)打造符合三农发展趋势的农业产业结构。特色民宿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符合国家三农改革发展趋势,有助于解决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等问题。而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建设就是要探索出一种能广泛带动农场职工和周边群众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解决现存三农问题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经济效益。

 

(五)推陈出新庄园的服务。民宿擅长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居、民族文化或者自然风光融合到民宿中。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建设亦发切忌简单粗暴式的豪华堆砌,同时在服务上应借鉴民宿的经验,提供沟通交流、文化意识形态碰撞冲击的平台,实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与特色体验深度结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