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最新研究 > 乡村旅游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一直被视为新时期居民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肩负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正成为发生频次极高的旅游行为,特别是围绕城市周边开展的周边游、农家乐等形式正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
文旅部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
乡村旅游升温,各大旅游社也纷纷开辟新的乡村旅游产品,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乡村度假村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途牛有关乡村、农家乐、乡村度假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相比2017年增长了30%。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产品的咨询量、预订量也在持续上升。
但是要注意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着如产品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特色、同业竞争现象严重;部分地区、标准化品牌性差等诸多问题。总结来说,乡村旅游发展主要面临的六大问题如下:
一、目前大多数政府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旅游业严重地减少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并掩盖了其他类型的乡村旅游。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二、资源开发各自为政。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乡村旅游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规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四、各地方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乡村旅游开发过分的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中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五、专业人才非常匮乏。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农村旅游经营中,许多农村旅游区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管理。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提高农民参与度的方式来保护农民的利益,通过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自觉性和自愿性参与并分享相应收益。
二、各地要依托本地不同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发展趋势保持原貌加以开发。在开展乡村旅游要将旅游产品与农业的工业环节进行衔接,以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工业链,然后推动农业三产的融合。
三、要尽快建立乡村旅游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旅游度假村、旅游景点民俗接待户的服务标准,特色产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乡村旅游发展开发的环境保护标准、生态修复的技术标准、开发设计标准、效益评估标准等。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市场营销、加强管理来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化建设。
四、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形成乡村旅游宣传平台,实现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实施运作。同时在平台联网数据共享的基础上,经过汇集大数据并设计形成有效的剖析模型,以此为基础使得旅游资源完成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同时经过景区景点细分、设置游客上限阈值等功能建立景区景点客流量实时监控预警机制然后提高景区调度和管理水平。
在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建筑开发、经营管理、旅游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凝练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保护乡村原生态环境,从而使得乡村文明得以自然传承和发展;引导和激发居民对本地区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此形成自发保护乡村文明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