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最新研究 > 乡村振兴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去旅行,旅游可以让人从忙碌的工作中得到休息,开拓视野。近几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农业、农民带来众多利好,加速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改变和农村群众致富。面对大众旅游时代的新特点、新形势,乡村旅游成了热点话题。从每年假期出行的数据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人数和消费都在增长,再次告诉我们,乡村旅游市场正在成为节假日旅游消费主市场。
其次,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目的是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
最后,由于乡村旅游的门槛低,资源升值空间大,未来土地流转的盈利空间和可操作性大,所以资本纷纷转入,使乡村旅游成为当下最为火热的投资方向之一。市场广阔、政策利好、资本丰富,促使乡村旅游快速的发展。
乡村旅游热导致诸多纠结并行而来
乡村旅游热导致了大量盲目的开发,“野蛮生长”的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旅游活动缺乏特色,背离当地文化规划建设导致“千村一面”。而且乡村环境破坏严重,民生问题无人问津。这种一窝蜂式的开发,政府缺乏正确的规划和引导,经营者一味追求短平快,造成同质化严重,无视乡村和农民的发展需要,完全丢失了乡村旅游最初的味道,这是对乡村和农民的不尊重。
近些年来,在乡村建设假古董、仿建民俗村、明清村、民国村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正确看待乡村旅游、理性投资乡村旅游,树立长远规划及民生意识。
袁家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号称“关中第一村”的袁家村在乡村休闲旅游中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的袁家村,虽然只有62户,286人,却带动三千多人就业,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随着“袁家村”模式的成功,陕西乃至全国在短短几年间涌现出了大批量同类型、同模式的村镇跟风,一拥而上,想在乡村休闲旅游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副本却与袁家村颇有雷同之感,有的村子经营十分惨淡,甚至面临关门窘境。伴随资本涌入,“千村一面”的尴尬难掩,这些乡村虽然填补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空缺,但难以肩负社会赋予的正真责任。
期待真乡村
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历史文化体验。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突出表现出来,乡村的历史文化是村子无形的脉络,是让游客与乡村发生关系的粘合剂,是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的窗口。
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风俗民情体验。游客来到乡村主要是想体验当地的特色风情,只有把有别于城市的生活形态展现出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功能。
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保护乡土景观。乡土景观主要由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所构成。乡土景观注重营造一种乡土氛围,利用现有的景观元素进行景观组织,也能突出乡村的独特性格。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保护原住民。乡村生活是全方位的,没有原住民就没有了乡情、乡音、乡俗和乡礼。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保护原住民的利益,不能激化农民与政府的矛盾。
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乡村产业的带动。乡村产业是增加乡村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是对于乡村来说,他的基础产业是第一产业。
思考+总结
通过对各种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可以归纳出乡村旅游的成功需要具备的六要素是,创新、机制、文化、品质、品牌和区位,其中创新是排第一位的。
创意+品牌+文化+品质,成为新的乡村旅游IP,在新媒体时代,旅游IP的作用和价值会越来越突出,是乡村与游客之间的粘合剂。打造自己的IP可以提升本乡村的竞争力,也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资本可以打造出任何精美的“躯壳”,但不能轻易打动人的心灵。乡村旅游不是单纯地旅游目的地,它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文化的展示。玩转乡村旅游,就要学会创新衍生,让一切源于生活,融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