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最新研究 > 乡村振兴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乡村振兴战略自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以来,已有近两年时间了。市场对其展示出了疯狂的热情,各类打着乡村振兴旗号的项目铺天盖地。
房地产转型过后的救命稻草
在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疯狂发展阶段之后,行业开启了转型模式。有的行业巨头开始去地产化转型,降低负债率;有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开始报团取暖联合拿地开发;有的知名企业将地产项目出手缓解资金链压力;有的小房地产企业开始被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收编……
过去简单粗暴的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然过去,更多的企业开始面临转型问题。那么继房地产业后下一个金矿在哪?更多企业将乡村振兴风口作为企业转型的方向和契机,于是全国又掀起了这样一波乡村振兴运动。
虚假繁荣背后隐藏危机
然而大部分乡村振兴项目还是披着羊皮的房地产开发,以房地产开发为盈利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只能千篇一律,真正能焕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乡村振兴项目少之又少。乡村振兴项目能复制城市房地产开发的辉煌吗?醒醒吧,显然不能。那种炒概念—认筹—开发—销售—套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国经济摩擦增多,社会环境局势紧张,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而我国也处于产业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在尝试和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社会发展动力。
再看社会人均可支配收入,拜上轮疯狂的房地产经济所赐,很多家庭存款正在降低,很多家庭被拴在房贷上面,更多家庭陷入月光族状态,人们想消费却陷入了无力消费的尴尬境地。当然经济总体还是发展的,也不排除一些精英阶层的存在。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富人群体还是具有相当数目的。也有人会讲,我国富人还是很多的,在北、上、广、深等一线或准一线城市有房一族资产都超百万,这些人口数目还是不小的。但你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靠房贷买的房,这部分资产并不全是他们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只有一套房,这部分资产是不能用于消费的。所以,从总体比例上讲少数富人在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而指望少部分富人去全国各地购买房地产,尤其是离市区较远的乡村地产显然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乡村地产大多是度假、养老类型的,只是部分人的需求,并非全部消费者的刚需,而且乡村地产在各方面配套条件及升值空间又远不如一些省会城市和发达城市。
所以,将企业的前途押宝在简单以房地产开发为盈利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上是存在相当风险的。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发,需谨慎对待。找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避免简单模仿,千篇一律,花海一大片,特色看不见,要更为重视焕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什么才是正确的乡村振兴模式?怎样才能焕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不妨先了解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怎么做到乡村振兴的,看看能否得到一些启发?本文将从备受推崇的德国、日本、韩国、荷兰、瑞士等国的乡村振兴经历中,探寻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以飨读者。
1.德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德国制造的各种商品备受国人青睐,德国人的严谨更是令国人敬佩,德国的农业技术也一直被国人推崇,而德国的乡村更是令人向往,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因此,要想学习国外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我们就不得不关注下德国的乡村振兴。
以法规制度作为保障,融入生态、文化、休闲多重价值,以科学的乡村治理目标、方式和手段对农村改革进行规范和引导,实现农村社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长期持续坚持。
所谓“罗马非一日建成的”,德国的乡村振兴也是如此,它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乡村振兴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德国政府通过实施《帝国土地改革法》,对乡村的农地建设、生产用地以及荒废地进行合理规划。在制度层面对农村改革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接着,政府又出台了《土地整理法》,将乡村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作为村庄更新的重要任务。随之而来的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出台村庄更新发展计划,推动基层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
再后来,德国在总结原有村庄更新经验基础上,首次将村庄更新写入到修订的《土地整理法》,而且试图保持村庄的地方特色和独具优势来对乡村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整顿完善。
如今,德国村庄更是融入了更多的科学生态发展元素,乡村的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生态价值,与原有的经济价值共同构成了德国现代乡村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德国乡村。
我国的项目开发往往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相对于德国的乡村振兴速度,恐怕不易接受。但是乡村振兴是个持续过程,这些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在尽量保障速度的前提下,多保持些耐心。
2.日本
一村一品,结合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立足乡土、面向未来,特色差异化发展。注重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发挥农协作用,通过培训、政府补贴等形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根据不同乡村的地形、自然条件,培育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譬如水产品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牛产业基地等。使其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从而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提高竞争力与影响力。
第二,对农林牧副渔产品实行一次性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第三,发挥农协作用,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产业链,促进产品的顺利交易。
第四,开设各类农业培训班、建立符合农民需求的补习中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知识,完善教育指导。
第五,政府对农业生产给予大量补贴和投入,支持农村发展。
3.韩国
政府通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农协、建设乡村文化设施、开展教育培训等举措,实现政府支持与农民自主相结合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政府在乡村积极兴建公共道路、地下水管道、乡村交通、河道桥梁,以此整顿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第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推行“农户副业企业”计划、“新村工厂”计划以及“农村工业园区”计划,推广水稻新品种,增种经济类作物,建设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改变现在的农村产业结构,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
第三,培育互助合作型农协,为各类农户提供生产、销售等专业服务,促进城乡共赢。
第四,在各个乡镇和农村建立村民会馆,用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激发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第五,政府在农村中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知识文化,创造性地让农民自己管理乡村和建设农村。从而改变了韩国落后的农业国面貌,重新焕发了乡村的活力,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4.荷兰
荷兰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尽管其国土面积仅为4万多平方公里,这与荷兰乡村振兴模式密切相关。
通过立法加强对乡村发展建设的规划和治理;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乡村农用地,促进乡村农业高效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地区优势;通过改变乡村单一产业结构,丰富乡村经济发展来源,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
荷兰政府首先通过颁布《土地整理法》,明确了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各项职责和乡村发展的基本策略。
此后,又通过《空间规划法》对乡村社会的农地整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乡村的每一块土地使用都必须符合法案条文。
再后来,荷兰政府又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杜绝和减少农地利用的碎片化现象,实现农地经营的规模化和完整化。
同时,改变过去单方面只强调农业发展的单一路径,转向多目标体系的乡村建设。比如:在推进乡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自然环境景观质量,合法规划土地利用,推进乡村旅游和服务业发展。改变乡村生活质量,满足地方需求。
这种乡村振兴模式适合于人口密度较高,人均土地资源相对稀少,资源匮乏的乡村。
5.瑞士
瑞士的乡村往往给人以童话般的印象,美得似乎不太真实。瑞士是如何打造出这样的乡村的呢?
瑞士的乡村振兴建设模式比较特殊,它是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特色的乡村风格以及便利的交通设施来实现农村社会的增值发展,提升农村的吸引力。具体做法包括:
第一,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对农业发放资金补助,向农民提供商业贷款,帮助其改善农村环境。
第二,通过财政拨款和民间自筹资金的方式,政府为乡村建设学校、医院、活动场所以及天然气管道、增设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以此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第三,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田野风光,发展休闲旅游及配套服务,从而增加乡村收益。
这样的乡村振兴模式适合于工业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城镇人口占比较高的地区或者具有一定生态环境优势的近郊乡村。
6.法国
法国的乡村振兴模式是一个综合型,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促进工农融合,相互协作与支持的乡村振兴模式。
首先,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为核心,通过农村建设的集中化、专业化和大型化,推动乡村综合发展。
在生产专业化和协调基础上,由工商业企业与农场主通过控股或缔结合同形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方式,把农业与同农业相关的工业、商业、运输、信贷等部门结合起来,组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带动农业建设,实现对农业的支持与反哺。(其实,我们国家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值得借鉴和推广)
通过法律法规、统一规划、财政扶持、技术保障、教育培训等综合方法助推乡村社会整治。通过搭建利益共同体,促使其有效地协同合作,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资源,促进农村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加快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
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乡村振兴模式,他强调利益共同体的搭建,促使各个部门的有效协作,从而最大化发挥不同部门作用,促进乡村的振兴。因此,如何搭建利益共同体,如何促进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协调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7.美国
美国是当今头号强国,其乡村振兴经验同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美国的乡村振兴采取的是城乡一体化策略,由乡村特色小镇带动乡村发展。
美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城镇化水平非常高。随着大城市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出现,美国政府开始推行“示范城市”试验计划,通过对大城市的人口进行分流,推进中小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的建设上,非常强调富有个性化功能的打造,结合区位优势和地区特色,注重生活环境和休闲旅游等多重目标的实现。
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对全镇的经济社会进行统筹监管,保证小镇的发展和有序稳定。于是一方面是大城市的城市病,一方面是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越的乡村小镇,再加上美国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低廉的购车成本,让小轿车在普通家庭中得以普及,促使了一些中产阶级向城市郊区的迁移,助推了这样乡村小镇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带动了乡村的发展。
美国乡村振兴模式的成功,仰仗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达,城乡发展策略,交通设施的便捷、交通工具的低成本普及、乡村小镇设施配套的完善、生态环境的优越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因此,这种乡村振兴模式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周边的乡村可以借鉴。
8.加拿大
加拿大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在于建立伙伴协作型机制,通过相互交流、充分沟通的方式,让不同部门之间形成协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
加拿大同样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但也存在城乡贫富分化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拿大政府在1998年实施了《加拿大农村协作伙伴计划》,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务治理和村民就业培训。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农村工作小组支持和解决乡村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第二,建立农村对话机制,定期举办农村会议、交流学习、在线讨论等活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为民众排忧解难。
第三,构建农村透镜机制,使各级政府部门官员站在村民立场上,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推动和组织不同主题的农村项目,激发企业和个人到农村创业的激情。
第五,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和电子政务网站,为村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专家指导建议。
通过这种模式,有效地改善了政府形象,协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与村民形成了新型合作伙伴,积极地帮助村民改善了生活,促进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乡村振兴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将乡村振兴搞成了乡村的房地产开发。它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过程,并非一时之功。
了解了这么多不同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其乡村振兴模式各不相同,这是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乡村现状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农村地区的地形地貌、生态条件、民族文化不尽相同,人口规模、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应在借鉴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后,结合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且不可盲目照搬。
但是有一些共性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有关部门和所有乡村借鉴的,那就是建立自山而下的科学的法律法规,通过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农民协会、乡村精英、普通村民、城市、企业、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等不同部门,各个群体的资源优势与价值,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振兴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