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最新研究 > 乡村振兴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有花园洋房,有游泳池,有健身房,有保健医生,有饭来伸手的一日三餐,看起来如此美好的养老生活,为什么还会让老年人感到有些缺憾呢?
说到底,老年人更需要的是一个家,一个社会,而不是一个酒店,一个宾馆。如果缺少了人情味,养老院不过是一个有很多老年人的空巢。很多老年人害怕到养老院里去生活,并不是怕条件差,更多的是害怕孤独和寂寞。
养老产业的巨大商机,让商人们绞尽脑汁,在人性化方面下功夫,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去满足养老的各种功能和需求。不过,所有设想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症结,那就是没有突破养老院的模式的范畴,始终是在功能和设施上转圈子。
风头强劲的特色小镇建设,给了养老产业一个破题的机会。拆掉养老院的围墙,让老年人回归社会,创造一种有人情味、有市井气、有乡村情趣的养老新模式。人原本是群居动物,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把人与人之间用一堵墙,生硬的隔开了,“邻居”一词已经失去原有的意思。养老小镇首先就应当打开家与家、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墙。大家都知道,北京原来的四合院,一个院里住着几户人家,邻里之间彼此相互照应,大家亲密相处,像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养老小镇如果建成许多这样的四合院,让原来就有亲情关系的亲戚、同学、朋友们住在一个院里,彼此既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帮助。中国向来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对于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邻里间的关照和情谊就更加重要。这种互助式的养老模式,不但可以解决养老的成本问题,又可以让老年人体味到亲情和友情,消除孤独感和寂寞感。
除了打开邻居之间的墙,养老小镇还应当打开养老院和社会之间的“墙”。老年人的孤独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和社会的脱节。有些老年人会因为不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感到失落、无用和自责。养老小镇可以为老年人创造一些工作机会,哪怕是无偿的义务工作,也会让老年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并由此感到由衷的快乐。
养老小镇要创造一种市井气,给老年人更多自由的感觉。养老院和社会之间一个巨大的不同是,老年人的一切都是被“安排”的,老年人失去了很多的自主性,有一种被约束、被捆绑的感觉。自由自在,这种老年人最渴望的生活,在养老院里很难得以实现。所以,许多老年人都不可避免地认为,养老院是另一种生活,是另一个“世界”。
在养老小镇里,应当有集市、让老年人们可以体验逛街的乐趣;应当有“棋摊”,让老年人们可以聚在一起,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
推翻养老院和自然之间的“墙”,让养老小镇融入山水之间。越是年龄大的人,对大自然越有亲近感,越是愿意回归到大自然之中。养老小镇可以建在自然环境更好的远郊区,一来可以降低养老费用,让更多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得起;二来可以给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老年人可以在这里爬山、游泳、垂钓、高歌。
当然,在养老小镇里最好还要有一些游乐园,这可不是为老年人准备的,而是为他们晚辈中的小孩子准备的。人总归是有家庭属性的,越是老年人越喜欢自己的晚辈。当儿女们带着孩子来看望老年人的时候,养老小镇也要给孩子们创造快乐,让孩子们乐而忘返。孩子们越开心,老年人就越高兴。孩子们待得时间越长,老年人的欣慰就越多。
再漂亮的养老院都不是家,如果还有其他选择,许多老年人都不会愿意到养老院里生活的。不管养老院修得多么漂亮,服务多么体贴,还是有许多老年人会对养老院产生本能的恐惧和排斥。
作为中国“婴儿潮”的一代人,50后和60后正在快速老去。这个人群数量非常庞大,和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敢花钱,也有钱可花。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大多想自己解决养老问题,不想给子女们添麻烦。对于他们,去养老院生活几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医疗、保健、休闲生活,商人都为老年人考虑得非常周到了,现在的养老院已经做得非常人性化了,其所欠缺的是邻里间的人情味、露天集市的市井气、野溪垂钓的乡村情趣。如果养老小镇能够打开所有围墙,让养老院不再成为一个孤岛,而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有机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多彩而快活。
网上疯传德国的“同居式养老”图片,一时让许多已经老去或正在老去的中国人感到新鲜和向往。中国的养老小镇拆掉了养老院的围墙,可以让老年人们回归到群体、社会和自然,给老年人更多的安全感和亲近感,让老年人在安度晚年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让老年生活变得更体面、更有尊严、更富情趣。其他的特色小镇,如果重复建设,很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养老小镇却不嫌多,并且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