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作者:乡村旅游与休闲农 | 来源:未知 | 时间:2010-06-28 |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新农村
 
 
 

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着力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水平,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坚持以农为本,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自然生态,体现乡土气息,培植现代文明,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注重做好农村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盲目发展、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第一、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目标

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格局,基本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需求。到2010年,培育100个优势明显、管理规范、农民广泛参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1000个重点乡(镇)、10000个重点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接待客人超过5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新增直接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从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

第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基本原则:农村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富裕

五个基本方针:

坚持以农为本

坚持农地农用,不以占用土地为开发代价

坚持以“20字方针”为指导,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收效明显

一、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乡村风貌与生活环境提升为手段的旅游发展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成败的一把标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是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通过城市的“反哺”,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和地方在资金和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都是空前的。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地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农村发展,并没有真正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同时,过去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根本还没有达到自愿的程度,也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支持的。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到,乡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一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等。

因此,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

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而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能推进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的平均利润率,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乡村旅游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发展乡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带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乡村旅游中的旅游休闲环境的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最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唯一性等等,都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或里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超越工业化路径、直接进入第一、二、三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乡村旅游延伸开的产业链包括: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甚至包括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

据贵州省最新统计调查,在30个典型村寨中,主要从事餐饮463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19.1%;旅游运输166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6.83%;旅游商品生产723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29.8%;旅游商品经营665户, 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27.4%;娱乐业969(包括歌舞表演),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40%;乡村旅馆259户, 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10.7%,经营户中以一业为主,交叉经营的现象突出。贵阳乌当区新堡乡陇脚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原因所致,光合作用不明显,对当地农作物产量影响很大,自古以来该地区的农作物产值低,当地农民除种植以外,还以制纸出售来贴补家用,农户人均年收入只有500元左右。1996年该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以来,村民逐渐转入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积极开展农家乐、手工艺品的制作销售、马匹游览等经营活动,极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目前,该村的典型农家乐经营户一年毛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每匹马匹的年收入在800015000元,开展旅游经营的农户达80%以上,顺利完成当地的产业化调整,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结合乡村旅游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了一批以“花山果海”为主要特色的农业观光乡村游品牌产品。“桃红梨白菜花黄、品桃尝梅摘葡萄”等特色农业观光游为主的节庆活动,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安顺屯堡的“油菜花旅游节”、贵定音寨的“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清镇的“葡萄节”、乌当阿栗杨梅节等。其中,贵阳乌当阿栗杨梅节、安顺屯堡油菜花旅游节等已成功举办多年。贵州农业部门也在包括黄果树旅游景区在内的各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对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和农副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做了进一步调整,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无公害的生产发展路子,让贵州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逐步向旅游景区靠近和集中,不断丰富旅游资源,提供新的农业观光内容,以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

安徽省合肥市通过乡村旅游拓宽了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创造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兴办乡村旅游后,主动调整种植业结构,逐步将粮食生产变成了花果种植、水产品养殖,旅游发展又带动花果和渔业销售,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长丰县年种植草莓3万多亩,年产草莓6万吨左右,打造了长丰县全国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形象。同时,草莓酱、草莓饮品、草莓酒等深加工产品,也提高了草莓的附加值。肥西“三岗”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年出圃量5亿株,成为全国重要的苗木花卉基地之一。

从全国其它地方看,很多地区的旅游发展区开始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由于蔬菜、水果、鸡、鱼、肉、蛋等农副产品以及花卉有了销路,农民瞄准市场,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出现了许多直接与市场对接的种植养殖专业户、专业村。罗平县由于连年举办“黄花旅游节”,带动该县成为“三黄”、“三白”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三黄”是指菜油、生姜和蜂蜜,“三白”是指白薯、百合和白萝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带动农民发展致富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

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

旅游休闲是一个富民产业,对于参与农户的收入支持,超过对税收的贡献。因此,旅游休闲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目前,云南省凡是靠近城市和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农村,都不同程度地搞起了乡村旅游。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农民空闲的房屋、剩余的劳动力、自产蔬菜水果等,都派上了用场。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客人吃一餐饭只收10元钱,但是源源不断的游客,日积月累的收入,使经营的农户很快富裕起来了。不少农民靠办“农家乐”盖起了小洋楼、购买了小汽车。丽江市有些乡镇旅游收入已占GDP50%左右。过去,束河古镇一直靠种地为生,村民人均收入只有七八百元。开展束河茶马古镇旅游项目以来,收入迅速增加,2005年该镇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4000多元。

贵州省参与调研的30个典型村寨中,旅游经营户均总收入平均为6.8万元,旅游经营户均纯收入平均为4.52万元;旅游总收入达4312.2万元,旅游纯收入达3011.1万元。在乡村旅游中,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产业环节的供给本地化,形成大量地方(养鸡、种菜、猪牛羊饲养、果树栽培、副食品加工、工艺品制作、歌舞表演等)专业户与乡村旅游经营户的联合共赢,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农民的劳动力,采用当地原料,保证当地居民最大程度收益。这样也能有效保护与真实展示地方文化景观。在黔西南的纳孔,当地最大的一家经营户,不光解决本村12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本村养猪、养鸡、种植各种蔬菜、豆腐加工等多种专业户的共同发展,纳孔村初步形成以经营户、劳动专业户为主体的村寨内部旅游产业链,有效带动绝大多数村民致富局面。铜仁云舍寨,旅游开发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90%以上,从事服务业的不到10%,旅游开发后,分别占38%62%。从事第三产业中,40%的劳动力从事旅游业。全村直接参加旅游就业的人数452人,间接就业136人,占总劳动力的44%,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并且,带动邻近镇江村的蔬菜种植、寨抱村的家畜养殖、太平村的花卉盆景培植及城邻郊的农家乐发展。

以下几组数据也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一点:

2008年,前三季度,南京市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了56.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长沙市900多家休闲农庄接待总人数达到30万左右,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五星级休闲农庄日平均营业收入超过4万元。

常德花岩溪的休闲农家旅馆仅今年1-5,就接待游客57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3500万元。

截止2004年底,湖南省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有近5000家,年经营收入超过20亿元,接待休闲者近2000多万人次,其中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800多家。

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农村富余劳动力,无论男女老少都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凡是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村民很少有人到外地打工的,在外学习的学生和复员军人也都愿意回到家乡工作。像大理、丽江一些村镇的农民,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并且大量吸纳了附近村寨和外地劳动力。

截止2007年成都市“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3.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

截止2004年底,湖南省,因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直接从业人员10万左右。

19月份,湖南祁阳县各休闲农庄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收入1.3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拉动第三产业收入逾2000万元。

邵阳市现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58个,年经营总收入5750万元,直接从业人员2369人,去年完成利税568万元。

五、提高农民生活保障

湖南省

吉首曙光村以乡村度假村为依托,发展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使之成为村民经济两大支柱来源,老百姓务农有了积极性,得到了实惠,开发旅游仅三年。村人均收入就增长了1000元,成为了全乡最富裕的村子。对农村来说,有利于实现财富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农民来说,有利于解决就业,增长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吉首德夯苗寨的村民,开发旅游前,人均年收入不过百元,开发旅游后,农民参加民俗表演,开办农家旅游、风味餐馆,走向了富裕之路,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080元。

贵州省

贵州的旅游村寨、景点多分布于贫困地区,开展旅游的经营户大多为当地的农户,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以前,大多数农户处于贫困线以下,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以后,100%的经营户脱贫,户均年收入大大提高。典型旅游村寨的调查统计表明,在旅游开发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平均为1280.7元,开发旅游以后收入大幅度增长,2006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115.1元,开发后比开发前提高了243.23%,乡村旅游实现税收收入共计397.63万元。在有些村寨,一些经营餐饮和住宿的农户,一年收入最多可达50万,平均每户经营户年收入也有34万元。旅游经营户的经营活动也带动本村或相邻地区经营其他相关行业的村民收入。同时,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及商业化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户收入的增加。

云南省

发展乡村旅游,也调动了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农民主动配合政府修路、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有的还集资办教育、办医疗。丽江、大理的一些旅游村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农民参加合作医疗达到95%

六、促进农民文化素质提升

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农民不断地拓展视野,转变观念。旅游者还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农民还通过培训、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在提高为游客服务水平的同时,农民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农民素质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焕发了青春,重新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在丽江古城、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但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农民有了热爱家园的自豪感。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美化家园、传承文化的意识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流过乡间的水系都是清澈的,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是经过精心呵护的,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