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新闻资讯 > 专家专栏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乡村旅游是旅游吗?
是,又不是。
乡村旅游是个多业融合产业,乡村旅游让许许多多仍以自然自给为主的乡村,变为兴旺活跃的市场。乡村旅游完全把农村自然资源转变为市场优势,真正实现让农村转变为景区,让农业转变为商业,让农民转变为老板。这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无疑是农村、农业、农民三者经历的一次伟大变革。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特别是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促进农业多业态发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新兴产业,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足见,乡村旅游对农村带来的多业态改变,政府充满期待。
目前为止,乡村旅游逐步发展到涵盖农家乐、农耕体验、乡村酒店、乡村度假区、乡村旅游景区、乡村古镇、农业观光、采摘品果、运动拓展、特色民俗文化、现代农业体验等的旅游产业。乡村旅游集观光和体验于一身,不仅是广大市民周末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各地游客感受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的体验之旅。
由此可知,乡村旅游的核心仍是农,而不是旅游。农是核心,旅游是推手。
木尧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要传承传乡村旅游的核心仍是农,而不是旅游。农是核心,旅游是推手。统建筑、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风貌,还要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传统饮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传统手工技艺,让我们的民族有根,让我们的国家有文化自信,让我们的子孙有前进的依托。
那么,当前的乡村旅游是否实现了这个顶层设计呢?当前的乡村旅游是否落实了这个美好的愿景呢?当我们实地调研一个又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后,不但对他们的发展模式产生质疑,而且又增加了另一个疑问:乡村旅游到底谁在受益?到底符不符合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000亿元。但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些旅游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初衷自然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环境、提升转变农业结构。但关键是,当前中国已经过剩的城市资本有极大动力利用这个商机介入进来,让农民无法实质获益。
统计显示的乡村旅游收入,绝大部分是由下乡资本经营的旅游设施获得。那么多乡村旅游项目,真正由一般农户经营的有多少?农民从乡村旅游中得到的除了工资、部分低价农产品,其它比例还有多少?
我们观察到,一方面,资本借农业或农民名义获得大量惠农政策支持,套取本该属于农民的扶持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使用自上而下的支农资源时,热衷于打造亮点工程、面子工程,这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不但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反而伤害了农民的感情。
如果说当前的乡村旅游没有好好融合发展三农,那么单一的旅游是否搞的很好呢?
通过大量调研,木尧还发现,当前的乡村旅游多是在造观光点,多是在打造主题公园、娱乐场。木尧忍不住想质疑:这不就是把公园般到乡间吗?或者说仅是位于乡间的一个游乐场?
木尧在某地看到过一例造山的,生生的在庄园里要造一座土山,问他们要干嘛,回答要搞滑草项目。
还有一个地方,为了配合烧烤,建了一个浪漫的“曲水流觞”,模仿古人林间石泉漂流饮酒。人家介绍说边吃羊肉串,边在溪沟里取过漂流而来的啤酒一饮而尽,岂不快意?
为了所谓的特色,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可谓出尽奇招、妙招、玄招!在木尧看来,要么一味求怪、求奇,要么一味求大、求全。不是不可以出奇,问题是,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背离初衷?
对于乡村旅游来说,旅游只能算是渠道、通道、手段、技巧,而三农的融合发展才是根本。如果背离这个初衷,乡村旅游项目只能落个花架子,最终消失在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