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中国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王一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3-01-24 | 关键词:农业园区建设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中国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始于1994年。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94年—1996年)

  1、特点

  (1)数量增长:相对平稳。

  (2)投资和建设主体:以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民间投资成分不大。

  (3)示范推广农业科技重点:提高产品产量和进行反季节生产的设施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等农业科技。

  2、代表性园区

  北京中以示范农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中以示范农场是我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4年3月中以政府签订合同,1994年10月项目开工建设,到1997年10月已初步建成了23亩以色列连栋温室、10亩日光温室、40平方米蔬菜与花卉加工车间及配套的电力、施肥灌溉等设施。

  (二)第二阶段——快速提升阶段(1997年—1998年)

  1、特点

  (1)数量增长:快速增加。

  (2)投资和建设主体:以政府为主,但民间资本开始大规模涉足,其中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民间资本大规模涉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3)示范推广农业科技重点:提高产品品质和进行反季节生产的优良品种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科技。

  2、代表性园区: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第三阶段——急剧膨胀阶段(1999年至今)

  1、特点

  (1)数量增长:急剧增加。

  (2)投资和建设主体:政府与民间平分秋色

  (3)示范推广农业科技重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2、代表性园区

  中国农科院在河北廊坊建立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该园区计划总投资50.8亿元,规划占地2万亩。

  该阶段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建设经验不足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而且由于审批和管理非常混乱,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建设出现过热状态。

  山西绛县从1999年11月到2001年2月建起了142个科技示范园和2687个科技示范点,平均每个乡镇有10多个科技示范区,每个村有10多个科技示范点,这种根本不顾客观规律的行为被新华社记者称作“荒唐的科技大跃进”。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正由一哄而上的过热阶段转向理性发展阶段。

  二、建设现状

  (一)建设规模

  我国目前初步建成国家、省、地区、县四级农业科技园区体系。现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县级等其他农业园区3000多个。

  1、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

  1997年建立的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科技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以杨凌地区10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及所属的试验基地为主体。园区形成良种、生物农药、园艺蔬菜、新型饲料、专用肥料、节水灌溉设备、植物生长调节剂、种苗脱毒快繁等13个主导产业。

  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6个)

  2001年8月批准山东寿光等21个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

  2002年4月又批准了宁波慈溪等15个农业科技园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

  3、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安徽省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园区573个,其中省级14个,市级57个,县及其以下502个。综合类园区108个,设施类106个,养殖类74个,大田种植类254个,其他类型31个。建园面积约3.8万hm2(2000年)。

  (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1、核心区规模

  截止到2006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规划总面积为78.22万亩,已建成面积55.05万亩,占规划面积的70.38%(如图)。

  2、类型

  政府主办型的园区有23个,企业主办型的有6个,由科研单位和政府或企业合办的园区有4个,其它混合类型的园区有3个。

  3、投资情况

  2006年度,园区各类投资总额达到62.63亿元,园区投资以企业投资为主,共投入50.4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0.60%。

  截至2006年底,园区累计各类投资总额达到365.9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41.0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1.21%;企业投入265.5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2.55%;园区自筹59.4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6.24%。

  4、经济效益

  2006年度,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产值为482.51亿元,年利润额61.05亿元,年上缴税额为14.62亿元,净利润44.58亿元,年出口创汇额29.17亿元。

  三、制约因素

  1、政策制约

  国家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多部门介入。

  各部门积极性虽然得到发挥,但同时出现了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现象。以致于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建设资金的大量浪费,而且影响农业资源区域优势的发挥。

  2、决策制约

  农业科技园区设计和建设存在脱离国情、盲目求洋倾向。一些园区不能做到从实际需要出发,投入大量资金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引进设备不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半拉子工程”普遍存在,造成园区建设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3、技术制约

  农业科技园区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一些园区产品普遍较为单一,非花即菜,并且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没能实现高新技术的密集和体现高产值、高收益的效果。

  4、机制制约

  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

  政府可以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投资主体,但运营主体应该是企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园区的运营干预过多,没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重政绩展示、轻效益体现,导致部分园区经营效果欠佳,发展后劲不足。

  5、投入制约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资金不足,国家支持力度小且使用管理分散。

  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支持、金融贷款和企业投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国家投资力度较小,并且分散在多个部门,难以集中资金安排实施一些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农业科技产业开发项目,支撑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约不仅影响农业科技园区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各制约因素中,管理机制的制约是核心症结所在,是瓶颈制约。

  具体存在五大问题:

  1、建设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1)园区建设投入成本过高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园投资较大,尤其是建有现代设施园艺和进口温室的园区成本更大。例如进口的以色列全密封自控温室,每公顷造价高达150万元,其每年折旧费高达15万元。由于建园成本投入太大、周期长,致使一部分园区的经济效益不佳。

  (2)选择项目不准,示范内容过多

  部分园区内建设和示范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没有自身特色,导致园区间内容重复,建设内容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推广等作用也没有表现出来。例如,湖北省黄冈市15个农业科技园区中,以经营大棚蔬菜为主的园区占8个,而且大棚蔬菜品种也基本趋同。

  2、示范目的不明确

  有的贪大求洋、求奇。有的受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后,虽然效益不错,却不能有效的消化吸收。如一些品种的引进,效益很好,但购种代价高,限制了推广,特别是国外新品种,问题更为突出。

  3、运行机制缺乏创新

  ①运行模式:

  一部分农业科技园区都是按地方政府意图建立起来的,其管理体制和运行的模式基本是按照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和管理方式操作的,因而造成园区行政机构庞大,管理人员过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园区生产和经营正常运转。

  ②管理制度:

  一部分科技园区的企业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受到上级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缺乏应有的活力。

  4、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比例还很低,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同农业科技园区在人才、智力和成果开发等方面进行交流的渠道不畅通。一些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者还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担心引进科技成果的费用过高,不愿意花钱从科研单位转让科技成果。

  5、人才断层与短缺

  部分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技术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1)缺少园林、果蔬、畜牧、水产和加工的专业人才;

  (2)缺乏农业高科技人才,如生物组培快繁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3)缺乏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

  (4)缺乏农业信息方面人才,尤其是从事工厂化农业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不足。

  四、发展趋势

  1、园区生产方式由设施农业向大田农业转化

  农业科技园区在开始建设时候,基本以设施农业为主,它具有科技含量高和产出高的优点,但是由于投入较高,加之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的限制,这种生产方式难以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广。近年来,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方式正在由设施农业开始逐步向大田农业转化,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各个产业,空间不断扩大,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2、园区产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开始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基本以单一产业为主,下一步将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一体化、产业链条化。实现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等多链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园区功能从单一示范向带动区域经济龙头转变

  园区传统的功能主要是生产功能和示范功能,今后将以此为基础,逐步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联合,使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4、园区投资从单一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变

  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基本由各级政府投资,但这种投资方式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给财政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各农业科技园区在投资机制上,通过利用各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基本形成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园区自筹、银行贷款的投资体制。融资渠道越来越宽,融资数量越来越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园区的良性发展。

  5、园区建设主体从政府为主体向企业为主体转变

  农业科技园区在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组织。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积极介入并大力支持十分必要和重要。但从长远看,政府必须逐步从中退出,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农业科技园区,在该领域发展壮大,活力增强;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