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新闻资讯 > 专家专栏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提要: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中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引入旅游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中。本文以景区为对象,在总体规划层次对其进行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理念,文章识别出了景区的基本对象(类)有:景区、景段、景点,葩嵌景点、光环景点、廓道、背景、旅游服务设施,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解说系统;同时定义了这些对象(类)的属性和功能,认为用它们可以对景区系统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文章确定了景区对象之间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对景区对象体系形成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提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5个原则:文脉一致原则、继承性原则、封装性原则、粒度控制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并构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一般框架模式。
1引言
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需要科学的理念基础。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4种开发理念:以地理科学为主的资源区划学派,以经济学科为主的效益管理学派,以建筑学科为主的园林景区学派,以从事文化研究为主的资源位移学派。旅游规划实践在这些学派不同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同时,旅游规划本身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是一个具有“软”工程性质的实践应用领域,作为一项“软”工程,除了上述理念基础外,还需要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导。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称OO)作为199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主流技术和方法,是软件工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石。旅游规划作为类似软件开发的“软”工程,能否引入面向对象思想和方法?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按规划层次,旅游区规划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在规划中可将旅游区识别为景点(scenicspot)、景段(scenicsection)、景区(sceniczone)、旅游圈(tourismcircle)和旅游地域网络(tourismareanetwork)这五个不同级别的地域实体,其中景区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对象,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本文试图引入计算机软件领域中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将之应用到景区总体规划这一特定尺度、特定层次的规划中,第二节是对面向对象方法的介绍,第三节阐述面向对象方法在景区总体规划中的体现,第四节为结论。
2面向对象思想与方法①
面向对象不仅是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策略,而且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2]。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使分析结果与现实世界之间有着自然而直接的对应关系。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概念包括:问题域(problemdomain)和系统责任(systemresponsibilities);对象(object);类(class);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ance);消息(message);结构(structure)与连接(connection);多态性(polymorphism);主动对象(activeobject)。以下以表格形式列出这些基本概念(表1)。
表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概念描述
问题域和系统责任问题域是指被开发系统的应用领域,即在现实世界中由这个系统进行处理的业务范围;系统责任即所开发的系统应该具备的职能。二者有很大部分是重合的,但不一定完全相同。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产生准确透彻的理解是成功地开发一个系统的首要前提。
对象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它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一个对象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构成。而属性和服务是构成对象的两个主要因素,属性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静态特征的一个数据项;服务是用来描述行为的一个操作序列。
类具有相同属性和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它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其内部包括属性和服务两个主要部分。
封装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有两个涵义:一是把对象的全部属性和全部服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独立单位;二是“信息隐蔽”,即尽可能的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对外形成一个边界,只保留有限的对外接口使之与外部发生联系。
继承对象间独特的关系,它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和能力。引入类的继承,就出现了类的层次关系。继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简化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描述。
消息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通过消息进行对象之间的通信,是OO方法的一个原则,它与封装的原则有密切的关系。封装使得对象成为一些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的对立单位;消息通信则为它们提供了唯一合法的动态联系途径,使它们的行为能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运动的系统。
结构和连接因为任何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域中,事物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各不相关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关系,并因此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故而用结构和连接来描述对象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包括一般-特殊结构、整体-部分结构、实例连接和消息连接。一般-特殊结构反映对象的分类关系,整体-部分结构描述对象间的组成关系。实例连接反映对象与对象之间的静态联系;消息连接描述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多态性指在一般对象类中定义的属性或服务被特殊对象类继承后,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数据类型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使得同一个属性或服务名在一般类及其各个特殊类中具有不同的语义。
主动对象主动对象是一组属性和服务的封装体,其中至少有一个服务不需要接收消息就能主动执行,即能提供主动服务。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软件开发的本质是对软件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准确的描述出来。人们通过自然语言来认识客观世界(问题域),而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是编程语言,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提出了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面向对象编程(OOP)的认识和描述过程,为问题域和计算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填平了自然语言与编程语言之间的鸿沟。面向对象的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分析模型与问题域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使用一套共同的思维方法和便于交流的语言,有利于分析人员、设计人员、用户、领域专家、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有效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有效地支持软件复用。
3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景区总体规划
3.1面向对象方法在旅游区规划中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有利于实现旅游区规划中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规划落实水平。制定一个良好的规划,并使之能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各方的参与。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面向人”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用一套共同的旅游区规划思维方法和表述语言,有利于实现各层次规划设计人员、建设施工人员、开发投资者、政府相关人员、旅游区管理人员、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从而减少分歧,形成对规划的共识。世界旅游组织(WTO)1979年对全球1655个旅游规划个案的调查表明,只有55.5%的规划和方案被实施,如果能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旅游区进行规划和设计,则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缩小规划与实施之间的“鸿沟”,提高旅游规划的落实水平。
其次,有利于旅游区规划的修编。旅游市场需求常常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旅游区需要对这种变化做出响应,提供相适应的旅游功能,即对规划有修编的要求。在旅游区中,旅游功能是最易变的,而旅游区对象是最稳定的,并且由于封装原则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面向对象的旅游区规划以旅游区对象为基本规划单位,避免了因旅游需求变化所造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波动效应”,旅游区可以通过对相关对象的局部调整或增减部分对象而实现对旅游需求的响应。这使得规划具有良好的复用性,非常有利于规划的修编。
再次,旅游区总体规划与OOA的任务一致。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中,OOA是基础,是OOD和OOP的依据,这与旅游区规划有很好的对应。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3],相当于OOA;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各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要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3],这很好地对应了OOD;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这也是OOP的重要任务(当然如果完全对应OOP,则还应包括具体的旅游区建设和施工)。
3.2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
OOA的基本任务是: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展开分析,正确认识其中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描述问题域和系统责任所需要的对象(类),并定义类的属性和服务,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结构和连接,最终的目的是产生一个符合用户需求,并能直接反映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OOA模型及其详细说明。借用到景区总体规划,则可表述为: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对景区系统(即问题域)和规划责任(即系统责任),展开分析,力求对景区系统有一全面的认识,正确理解景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描述景区所需要的对象(类),定义对象(类)的属性(即特征)和服务(即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结构和连接,从而制定出一个能有效满足游客需求,符合规划标准,并能够直接反映景区实际的规划方案。
3.3识别景区对象(类),确定其属性与功能
面向对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景区规划中,就体现为以游客为本,以游客的需求和旅游活动为出发点来进行景区规划。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识别出与游客直接关联的景区要素,作为规划的对象。对景区,我们可以识别出以下对象(类):景区、景段、景点;葩嵌景点、光环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廓道;背景;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解说系统。
3.3.1景区、景段、景点
景区是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对象,它能给游客较完整的旅游感受,提供整体的旅游体验。景区具有的基本属性是:主题与文脉、景观实体、廓道、旅游服务设施;它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审美和愉悦体验。景段是景区中次一级的旅游活动的对象,是景区的主体构件。每个景段具有侧重不同的意境,在贯穿景区的一致的文脉的统帅下,共同构建一个整体的旅游形象,展示给游客,就如交响乐中的各段乐章,相互配合来展现音乐统一的主题。景段的基本属性是:文脉、景观实体、廓道;它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审美和愉悦体验。景点是旅游审美活动的最小单位对象,是景段的核心要素,是景区存在的前提和最基本的吸引要素。景点犹如交响乐中较突出的旋律,通过和其他旋律有节奏的组合而构成一段乐章,给游客予特定的感受。景点的基本属性是:文脉、景观实体;它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审美和愉悦体验。
3.3.2葩嵌景点、光环景点
葩嵌景点是景段所有景点元素中最具有特殊美学意义的节点,它对景区旅游形象的形成最具有决定意义。小说《红楼梦》中有一首词《枉凝眉》写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景区中的葩嵌景点,就如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大观园中的“仙葩”,是《红楼梦》的灵魂人物和故事展开的线索。葩嵌景点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属性):一是与周围节点有明显差异,更具光环性,更具吸引力;其二是具有明显的内在精神,与文脉保持高度的一致。游客对葩嵌景点的欣赏将能获得极大的美学感应(功能),形成心理冲击,因而是整个景区规划的重点所在。光环点是仅次于葩嵌景点的亚兴奋点(属性),对景区审美起到节律性调节作用(功能)。
3.3.3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是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辅助,景区为此提供了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实施包括:游客中心,购物点,休憩点,餐饮点,住宿点,交通集散点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基本属性是:建筑实体、文脉;它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是:为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辅助。根据一般类对象的多态性,旅游服务这一功能在不同的服务设施中具有不同的体现,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旅游进程中游客的多种旅游辅助需求,适时适地配置旅游服务设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3.3.4廓道
廓道:廊道首先是“道”,是贯穿整个景区的交通走廊(属性),不仅是物质、能量、信息内外交流的通道,而且是营造风景区独特的审美意境、引导游客酝酿情绪,逐渐进入最佳审美境界的导向空间(功能)。“廓”,是景区中的隔离设施和障碍物(属性),交通走廊也具有“廓”的作用,它将起到了某种屏蔽作用——引导游客走向精心设计的路线,从而避免了某些不足的被发现(功能)。
3.3.5背景
景段往往处于某种自然和文化环境中,这些环境就是景段的背景。背景是景段存在的依托,是一种原赋性资源(属性),为景段提供了一种氛围(功能),无需太多的设计和改造。作为景区规划的背景区域,往往处于游客的视域范围内,是游客目力所及的地方,在设计与开发中,应尽可能维护和强化原赋资源的特色,避免环境污染和对风景区的破坏。
3.3.6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
引景空间是游客从景区系统以外的空间进入景区之前进行预旅游体验的特定场所,是旅游空间与非旅游空间之间的缓冲地带(属性)。引景空间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使游客收回思绪,消除杂念,渐入佳境,思想感情乃至身心与主景区的氛围、内涵逐步接轨,从而融汇到主景区的氛围之中(功能)。景区的第一印象区一般即是景区的门景所在地,是游客最先接触到的景区地域(属性)。景区的最后印象区是游客离开景区时最后接触的地点(属性),经常与第一印象区重合,但也存在独立的情况。第一印象区对景区旅游形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功能),尤其在塑造良好的形象方面其作用强于最后印象区;但是对于不良旅游形象的塑造,最后印象区的作用却远远胜过第一印象区甚至是葩嵌景点。最后印象区具有锦上添花的功能,良好的旅游尾声将为旅游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功能),在规划中也要给予重视。
3.3.7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
功能区划分是景区总体规划中常用的手段,参照遗产类景区,通常可将景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活动区。核心区是绝对保护的地带,只允许原赋景观的存在(属性),除了少数科研需要外,禁止人工建筑和任何旅游活动的开展(功能)。活动区往往远离核心区(属性)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地带,景区游程的安排、旅游服务的提供都位于活动区之内(功能)。缓冲区是核心区与活动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属性),是旅游活动受到控制的地域,它的作用在于使得旅游活动得以缓冲,从而不致影响到核心保护区(功能)。
3.3.8解说系统:一类特殊的对象
解说系统是景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教育、服务、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管理者用来管理游客的关键工具。旅游解说是一种信息服务(属性),其目的在向游客传达和告知景区相关信息(功能)。一个完整的解说系统往往具有以下功能:一,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二,帮助旅游者了解并欣赏旅游区的资源及其价值;三,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四,鼓励游客参与旅游区管理、提高与旅游区有关的游憩技能;五,提供游客、社区居民和旅游管理者之间一种对话的途径;六,户外教育功能。旅游解说系统包括人工解说与非人工解说两类。人工解说包括:导游、信息咨询台、现场解说等,具有互动和即时性的特点;非人工解说包括:景区标志(行政管理标志、方向标志、限制标志、解说标志、徽标)、旅游地图、旅游书籍、旅游小册子、旅游光盘、旅游招贴画、旅游音像等,具有信息量较大和时限较小的特点。
人工解说系统是一类特殊的对象,它具有主动性特点,在没有接收游客请求的情况下也能主动地提供导游、解说等服务,属于主动对象。主动服务对游客而言是“意外的惊喜”,可以在游客不曾期望的情景下提供喜出望外的旅游服务,这对提升景区品质、深化旅游体验具有积极作用。景区规划中要尽可能多发现主动对象,或在适当条件下将普通对象转换为主动对象,提供主动旅游服务,这也是增加景区收益的有效途径。
3.4景区重要的属性与功能
主题与文脉是景区的核心属性,同时景区提供旅游服务、组织旅游活动,使得游客籍此实现对景区旅游产品的消费,达到审美和愉悦体验。
3.4.1主题与文脉:景区的核心属性
主题原本是音乐中的一个术语,指交响乐中反复出现的核心乐章,后借用到文学理论中,用来指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或中心思想。景区的主题是指景区传递的主要审美特点和愉悦类型,是游客从景区获取的主要旅游体验内容。文脉是旅游区的文化主题和文化精神,是旅游区实体形象的文化补充②。文脉是可构造和规划的,赋予旅游区独特的文脉,不仅能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而且能以差别性的文化特征与其他旅游区识别,从而能在日益涌现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
3.4.2审美和愉悦:景区的根本功能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景区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载体,就必然具有为游客提供审美和愉悦体验这一基本的功能,并且通过对自身属性的改进来提升这种体验的水平。
3.4.3旅游服务与旅游活动:景区的辅助职能
旅游服务是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辅助,有时旅游服务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除了借助旅游设施开展的常规旅游服务外,旅游活动的组织(在景点处或在旅游服务设施处)也是其重要的内容。在一致性的文脉的指导下,景区中可开展富有特色的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内容,增强吸引力、强化旅游感受。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高水平的旅游活动是景区的重要功能,也是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3.5确定景区对象间的结构与连接
根据以上对景区对象的识别和对其属性与功能的界定,借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我们能确定以下一些结构与连接关系。
3.5.1一般-特殊结构
景段为一般类时,特殊类有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景点为一般类时,特殊类有葩嵌景点、光环景点;旅游服务设施为一般类时,特殊类有游客中心、休憩点、购物点、餐饮点、住宿点、旅游厕所、交通集散点。
3.5.2整体-部分结构
景区为整体对象时,部分对象有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景段为整体对象时,部分对象有景点、廓道、背景、旅游服务设施。
3.5.3连接
连接主要体现在景段内部及景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对景段内部而言,尽量避免一个景段被一目了然,设置一些适当的屏障和分割,使其意境幽深;景段之间的连接上,既要注意景段间的能明显识别,又要避免景段之间的突兀变化、形成平稳的过渡;对所有景段,要设计合理的游程连接,引导游客对整个景区的游览。
3.6规划原则
3.6.1文脉一致原则
各个景段拥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但是在内在精神上它们都必须保持一致,即具有一致的文脉这一基本属性,从而与景观实体配合,在总体上形成统一风格,深化和提升景区主题,展现协调的整体旅游形象。
3.6.2继承性原则
景区中的特殊类继承了一般类的属性和功能,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等继承了景段,则也就需要具有景段的属性和功能,尤其是提供审美和愉悦的功能必须给予重视,从而实现对景区游览的全程质量管理,不仅在核心景区给游客强烈美学冲击,而且从起始景段就能吸引游客,在尾声给游客予“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旅游服务设施中的众多子类,继承了其属性与功能,除了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外,强调其对文脉的继承,即旅游服务设施需要具有与景区协调一致外观特征,提供符合景区文脉内涵的旅游服务。
3.6.3封装性原则
文脉和主题决定了景区的旅游形象,并将之封装在一个营销口号中,传递给游客的不是具体的景点,而是一个富有概念性的形象,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景段也具有封装的特点,在旅游过程中,它抽象出景段内部的共同特征,对游客而言通常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意境。在景区游览结束后,游客强烈记忆的往往是以葩嵌景点和光环景点为代表的一个个景段形象。除了以上抽象式的封装外,“信息隐蔽”也是封装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在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廓道的阻隔和导引功能,将不必展现给游客的信息封装在各景区对象内部,尽量避免自身缺点和不足的漏出,而留出美好的接口与游客打交道,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景区优势。
3.6.4粒度控制原则
景区规划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有宏观的思考,也有微观的研究,景区总体规划要把握自己的“粒度”,为景区规划设计出总体框架和蓝图,进行宏观分析和指导,而不要太过于陷入细节的设计,以免偏离总体规划应有的长处和功能。
3.6.5可持续发展原则
计算机软件系统强调良好的可维护性,对于景区而言可维护性即是要求景区规划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景区规划要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协调理论的指导下,保证景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完善、经济可持续增长、社会可持续公平。
3.7景区总体规划框架
根据面向对象的要求,在发现景区对象类,定义其属性与功能,确定其结构与连接后,需要构建一个规划框架结构,从而对景区规划形成整体把握。根据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的景区总体规划框架如图1。
4结论
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旅游区规划具有借鉴意义,在对规划的可交流性、易修编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旅游区规划思想和方法。本文以景区为对象,在总体规划层次对其进行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理念,我们识别出了景区的基本对象(类)有:景区、景段、景点,葩嵌景点、光环景点、廓道、背景、旅游服务设施,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解说系统;同时定义了这些对象(类)的属性和功能,用它们可以对景区系统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定义了景区对象之间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对景区对象体系形成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提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5个原则:文脉一致原则、继承性原则、封装性原则、粒度控制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并构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一般框架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区毕竟不只是景区,规划也不限于总体规划,面向对象的方法是否适宜于其他尺度和层次的旅游区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回答。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