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新闻资讯 > 专家专栏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针对中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凸现出的诸多问题以及面临的新形势,通过从规划基础、规划措施和规划理论三个方面的剖析,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规划基础,加强规划措施对时代形势的响应力度,并主要从规划本体理论、景观意向理论以及文化符号理论等方面对旅游规划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规划理论有所参考。
规划基础
目前旅游规划的基础学科研究仍存在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如旅游资源评价的失效性、旅游市场分析、旅游环境影响和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等定量评价的缺乏等问题。
1.旅游资源评价
现有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固定权重线性评价模型,但在各项子要素齐全但单项缺乏特色构成要素时,固定权重的评价结果会出现失灵。因为人们在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对评价体系中的某些特色因子的评价至为关键。针对固定权重以及线性取值的问题,笔者曾采用主成分权重优先法和敏感度转换赋值法,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固定权重评价决策模型中的缺陷,为将来旅游资源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模式。同时,关于资源评价模型,人们往往认为只要具备评价因子和权重就已经非常完善,但是这样的模型在实践和规划中往往令人失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基本评价单元的等级评价赋值体系,实际上这个赋值体系往往是超出普通管理学范围而涉及各种具体资源类型属性(文化、历史、非物质文化、地理、地质及生态等)的专门学问技术。因此,未来完善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应该重视这一基础内容。此外,旅游发展的资源,已经从以往的吸引物资源单一导向型走向了多元旅游产业要素资源导向型,其中土地资源也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乃至限制性旅游资源,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也值得今后规划中进一步探索。
2.旅游市场分析
已有旅游规划中旅游市场分析多局限于常规的市场细分,而对旅游市场定量研究仍较缺乏。如何确定专门为旅游规划服务的旅游市场研究范式,如何形成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细分理论及其分析模式,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而距离衰减模型和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等理论及方法为旅游市场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指引,距离衰减模式及引力模型可以有效划分旅游客源空间结构,定量确定旅游地核心客源市场;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有助于探讨旅游场多源点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性质、程度和合作的范围及方向。常见旅游规划用同心圆表示一级客源市场等细分市场,实际上更为有效的工具是空间潜力曲线。
3.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传统旅游规划中对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定量分析手段。如何测度旅游环境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生态足迹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为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视角。生态足迹分析法可对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测度,分析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等,可更好地引导旅游业向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4.遗产旅游
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旅游资源基础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却缺乏完整的遗产资源评价模型。自然遗产资源方面,宏观评价模型较多,而对基层因子如自然资源因子中地貌因子的评价相关工作极少,影响了对地貌作用的认识和旅游资源评价本身的科学性,因此自然遗产评价要整合基层因子来构建资源评价模型。文化遗产资源方面,则更多侧重定性评价。衡量文化遗产价值特色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评价者的主观感受,立足于客观数据进行评价的较少。笔者在主持建设部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曾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2大类6层24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和AHP确定评价模型权重,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模型,这为未来文化遗产资源评价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规划措施
旅游规划对信息化时代与快速交通时代等新形势的不适应,易造成旅游规划措施对时代响应的滞后。所以未来旅游规划中要注重对规划措施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创新。
1.信息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旅游规划必须对其足够重视。信息化对旅游规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市场信息获取、旅游文化传播、目的地营销以及旅游各环节信息服务等提供重要支撑;其次,信息技术为推动旅游现代化和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最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为保障旅游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因此,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旅游规划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
2.旅游与城市一体化
未来旅游规划将更强调旅游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强调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使旅游发展融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中。一方面旅游业发展能为城市发展、城市复兴、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空间增值提供动力,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城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载体。所以强化城市休闲游憩功能、实现旅游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在未来的旅游规划中尤其重要。
3.空间结构
快速交通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对旅游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对旅游空间结构的规划要突破原有规划中的既定规划区域,更多从大旅游、大交通以及区域联动的角度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重新审视和合理规划,突破行政区域的约束,实现旅游多赢。
规划理论
旅游规划理论的不成熟引发其对规划实践发展支撑的无力,所以未来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一方面要在引进其他学科成熟理论基础上,对规划理论进行跨学科分析;另一方面要加强规划本体论的研究,构建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1.景观意象导向型旅游规划开发和保护历来是旅游规划中难以协调的矛盾,尤其在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更为突出。景观意象导向型旅游规划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其基本原理是:景观意象是资源保护的基本要求和综合目标,同时景观意象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旅游吸引物,通过景观意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得出旅游地意象特征元素及其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规划和非物质文化策划。因此景观意向导向型规划为解决开发与保护之间的难题提供了方向,将成为未来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重点。
2.文化符号理论与文化象征景观符号
目前旅游形象规划仍然缺乏良好的范式,规划更多注重经验,其内容和具体项目大多较随意;其它跨学科的专项规划,如城市旅游景观设计、环境艺术乃至城市雕塑设计,其相关规划理论基础仍然薄弱。而关于文化景观中的象征性文化符号在规划中的运用,如书法景观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城市旅游景观中的规划,将关系到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后城市现代景观视觉形象认同问题,因此如何对文化符号进行科学规划,如何在旅游规划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提升旅游形象的功能,将成为旅游规划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
3.规划本体理论
已有对旅游规划乃至一般规划的研究,主要从规划的程序、内容、目标及方案等规划内部进行探讨,而将旅游规划作为一种现象和社会行为从外部进行宏观审视分析的研究较为薄弱,导致在旅游规划的价值判断和具体规划方案的评价范式等方面一直存在较大的学术空缺或缺陷。因此,未来对包括旅游规划现象的本质属性、内涵、结构、规划过程和规划效应机制等在内的规划本体理论的研究重要性将更为凸显。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