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新闻资讯 > 专家专栏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引导下结合现代观光农业规划思想,针对观光农业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景观提出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实现生产与观光的协调统一。通过分析观光农业区的空间差异性及生物多样性,寻求观光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途径。
伴随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传统农业景观中生物栖地多样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使得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不仅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景观质量,同时陈旧的农业经营观念也阻碍着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针对各种日趋严重的农业和土地退化的现象,必须重新考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结构调整问题,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环境模式,恢复自然合理的生态环境。其中生态型观光农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农业发展趋势,它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新型产业,其自身景观特点决定着它的发展要以维持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发挥农业特有的自然景观优势和生态效益。因此以景观生态学思想为基础发展的观光农业具有更为科学的、合理的发展潜力,顺应了现代农业景观发展的需求。
1 观光农业与景观生态
观光农业(agri--tourism)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高,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式。从景观学的角度可以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景观、聚落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形式。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
观光农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其自然植被斑块将会逐渐的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因此需要引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要求恢复其独特农业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观赏特性,从功能、结构、景观三个方面确定观光农业景观设计的发展目标,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因地制宜的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提高景观美学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建立稳定的观光农业景观生态环境。
反过来说,生态学原理在观光农业景观设计上的运用具有更为科学的运用价值,其在景观水平上通过构建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单元的空间结构,以发挥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益,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同时引进新的景观组分等,提高物质与能量投入的效率,从而完善和协调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并在设计上实现观光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观光农业的本质特征来看它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在景观设计上也要遵循生态原则,才能使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发挥农业的多方面功能,使农业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 观光农业景观的特征
2. 1 多功能
观光农业景观是集观赏功能、生产功能、科教、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具有多功能特征的景观形态。流畅线条的梯田、自然委婉的溪流、迂回曲折的羊肠小道、郁郁葱葱的森林等这些自然古朴的农村景观构成农业景观的观赏特性;以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利用这种特性可以让游客直接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作为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独特组成形式,在农业生产习作中体验技艺、享受农耕乐趣、增长农业知识,从而增加了农业景观当中的科教色彩和娱乐项目,丰富了观光农业景观的内容。发挥观光农业景观的多功能特征,合理协调各功能的关系,使其具有更为科学的、综合性能的观光农业景观结构。
2. 2 生态性
从观光农业景观自身的发展要求来看具有维护自然生态结构,维持景观生态性的特征。首先观光农业景观异质性较高,斑块类型多样且差异性大。其次对农业各个斑块的形状、面积和连续性面积比例及空间结构,廊道的宽窄这些生态特征都成为观光农业景观设计考虑的内容,是影响农业景观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观光农业景观具有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等特征,生态上更为协调,更接近自然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中通过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模式外,还可以模拟自然顶级群落,山顶、陡坡建造林草景观,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限制人工环境的空间范围,防止对自然生境的干扰。因此,注重观光农业的景观生态特性,发挥自然优美的农业景观,使人们有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追寻“超脱”的恬静、淡泊的境界的感受,从而增强了观光旅游的吸引力。
2. 3 地方性
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多数是基于传统农村领域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发展趋势的地域进行规划设计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遗迹、文化内涵和地方民俗风情,这些地方特征具有很强的景观个性特征,发掘景观地方潜力,使其成为观光农业景观的特色部分,这种地方性特征可以成为观光农业景观设计的亮点。
2. 4 主题性
观光农业虽然是一种经济开发、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但仍然要以农业生产为主题,将发展农业产业为经济基础和主要的生产运营方式,观光农业景观建设是在农业生产的大环境下结合第三产业的因子,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同时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观光农业的农业景观这一主题是景观规划发展不可转移的,无论什么类型的观光农业,都是以农业生产、农业景观这类大环境为观光农业标志性的主题景观内容。
3 观光农业的景观生态结构
观光农业景观是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与传统农业景观相比,观光农业景观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融合,拥有自身的特征。根据方便游客游览、景观空间布局合理原则,建立观光农业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的合理空间结构,对影响农业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参数进行分析,作为景观生态格局调整的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3. 1 斑块
斑块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homogeneity),外部具有相对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景观要素,它包括农业景观中的动、植物群落、娱乐休闲区、饮食住宿区等。观光农业景观具有“一步多景,异步景异”的集锦性特点,景观构成要素不仅形成了不同的旅游功能斑块,满足游客的休闲、饮食、住宿、观赏、求知等需求。而且,不同质量和面积的斑块也影响了物种的灭绝速率和迁移速率,进而影响了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观光农业景观设计中要求加强斑块布局的合理性,斑块要求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其形状、孔隙率、边界形状影响了观光农业景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的大小,是观光农业景观旅游形象设计以及功能斑块划分的基础。
板块大小—— 对于观光农业区的景观系统而言,设计时不仅仅为了景观上好看而随意划分区域,过于分散的斑块往往会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也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生存。大的自然植被斑块在景观上可以发挥多种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维护林中物种安全,有利于多样性的保护。
斑块形状—— 一个生态上理想的斑块形状通常具有一个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且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适当增加斑块的破碎度有利于与外界交流。
斑块密度—— 影响通过景观“流”的速率。若景观划分的区域土地规模小,导致斑块密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3. 2 廊道
廊道是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桥梁和纽带。观光农业景观中,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如旅游线路、河流、篱笆、空中索道等。廊道使不同斑块浑然一体,成为游客畅游的通道。廊道建设可以增加斑块连通性,方便游客游览,也会成为斑块间物种迁移的屏障。荷兰的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和河流廊道对于鸟类阻力很大,建成区对于蝴蝶的阻力也很大。因此,廊道的科学设置是廊道实现其游览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增强廊道设置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体现出自然绿化的意境,由于斑块的景观抗性,许多动物、植物斑块间的运动受到阻碍,而且不能为大的严重干扰,如火灾、游客的恶意行为等提供风险扩散。例如,建筑区斑块会阻碍蝴、螵的运动,河流会成为鸟类运动的障碍等。因此,必须科学地设置廊道,不仅成为游客通行的通道,而且要为生物多样性服务。从景观营造的角度上,廊道的设置应当在力求自然绿色的同时.通过人工绿雕等方式增添其自然情趣。另外,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看,廊道应当成为自然、人工斑块间生物交流的通道,如美国华盛顿州的城市公园通过建立“溪沟”,将城市中零散的城市公园与野外天然生物联系起来,天然野鸭可以从自然斑块进入人工斑块。法国为了保护鹿、蟾蜍等动物,在其经常出没的地方建立隧道或桥梁等来保护生物种的通过。
3. 3 基质
基质是指在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斑块,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体的形式存在于其中。观光农业就是以具有强烈的自然、文化景观差异的城市郊区的特殊区域。其面积、孔隙率、边界形状等因素都影响了观光农业景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的大小,是观光农业景观旅游形象设计以及功能斑块划分的基础。
4 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观光农业景观设计
观光农业景观规划建设是采用“破除”旧农业生产结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为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比,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从城市、郊区到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地形地貌、乡土植物群落、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树种、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自然生境魅力。以下从典型的农业景观类型进行生态设计探讨。
4. 1 种植业景观的生态设计
大多观光农业园是在原有农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原有的农田以生产为主要目的,不能适宜游憩的需要,旧的农田格局逐渐消弱了原有的生态效益。因此,首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其次,强化果树、蔬菜和花卉观赏性强的产业,建立具有较高生态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景观。总之,在土地利用、生物资源、时间资源(如发展冬季农业)等方面综合开发利用资源,达到高产优质高效,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发展健全的自然面貌和相对稳定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从而构成农业景观生态环境的基础。
4. 1.1 丰富植物群落的季相构图
保持一定的乡土特色,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如:色叶植物、观赏果树等。根据种植景观的特点,在全面考虑季相构图的同时,在局部可突出一个季节的特色,形成鲜明的景观效果,如北京妙峰山的玫瑰、大兴的西瓜节等,使农业景观趋于游憩的需要。
4. 1.2 突出农业植被边缘景观效应
农田、道路两侧或与其它景观交接的边缘地带,简称“田缘线”。田缘线是游人最直接的观赏部分,对农业景观质量有显著影响。在游览的过程中,应加强空间的多样性,使游人既可感受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远景。全部用多层的垂直郁闭景观布满道路或田缘,会使游人在视线上感受到闭塞、单调,易引起心理上的疲劳。因此,在道路的两侧及农田的边缘,一般应保持一定的水平郁闭度,为游人提供良好的庇荫条件,形成浓郁的乡村气氛。但注意垂直郁闭度应小一些,其中二层或三层可透视的林分结构占2/3左右,多层郁闭的结构在1/3以下,使游人的视线可通过林冠线下的空隙透视深远的景观,避免封闭游人的视线。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自然式的草本花丛及地被植物层的高度一般应在视线以下,使林下的空间深度在风景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4. 1.3 加强观光农业剩余空间的景观营造
农田空地及荒地是观赏周围景观的最佳位置,因此注意田缘线和田冠线(即植被顶面轮廓线)应多变。田缘线以原有地形为主,避免僵硬的几何或直线条,田冠线高低起伏错落,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外貌。其次,剩余空间的尺度适当是十分重要的,尺度过大会使景观质量受到损害,过小景观的开朗性表现不出来。第三,在剩余空间的边缘,应适当保留孤立木和树丛,使其自然向田野过渡。较大面积的草地上,可保留或栽种适量的遮荫树,为游人提供必要的遮荫。在重点地段,可栽种一些观赏性较高的花灌木,或不同季节观赏的缀花草坪。其中荒地最好开发为文娱活动区、服务区或道路,以免减少可耕作土地,又有效利用了闲置的土地。
4. 2 林业景观的生态设计
结合林业生产上的各个环节,使景观的人工设计做到功利和美的统一。根据林业景观的特征,设计要从大处着手,营造宏观景观特色,即大地景观。这类森林景观创造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4. 2.1 带状景观
包括道路、山脊和河流的景观设计为利于林木生长发育,林区中多采用等株、行距规则式的栽植,但形式比较呆板。因此,可在靠近林道的两侧和交叉路口、随地形起伏、蜿蜒的山脊和河流等处,以自然的形式布置风景树群或孤植树,使游人视线所及的环境自然活泼。林中的道路在满足交通、运输功能要求的同时,道路应以自由流动大曲率的线型为好,随树群迂回曲折,并途经林区主要景点;铺装就地取材,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意沿路应创造美的林相,植物应尽量有所变化,形成较为丰富而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
4. 2.2 森林生态景观的营造
由于生产上的要求,林区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是有限度的。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材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景观良好的特点。因此,大力营造混交林应根据不同树种的习性,使其互补、互助的稳定生态景观,如松和山毛榉、松和枫或槭树、松和白桦等。而防护林的营造应结合农业景观的建设,在坚持适地适树、防护功能的原则外,注意林相的四季景观效果。为满足游人观赏的需要,重点需进行林缘线的美化,形成层次丰富、色彩绚丽、四季有景可观的森林彩带。除去路旁和拐角处有碍视线的树木,选择生长力强,花、果、叶、枝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特别注意至少要构成老龄、中龄、幼龄三个龄级;树种上有针叶树、阔叶树、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等。注意布局要自然,竖向上层次错落,平面疏密结合,避免规整种植。大小树群应交错配置,避免了散生,混交平均分配以及带状混交形成呆板景观,主调鲜明,形式自然生动,风景效果好。
4. 2.3 森林的生态保护
创造适宜游览休息、舒适清洁的环境,使人们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加强废弃物残枝、树叶、树上悬挂物等的处理;砍伐有序、伐根短小;及时清运、保护留存的林木;防治病虫害等。森林抚育和持续林业建设也应结合美的创造,如打枝不能太重,以免影响树行和树势,道路边上不能打枝,要使林木保持郁闭,而择伐、间伐、小林分采伐、补植、更新等应结合风景透视线的开辟,保存好的林分、树群,形成疏林草地或孤植树、草地和森林封闭与开敝的对比。森林中的动物景观吸引力极强,应禁止捕杀,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种数量;禁止乱砍乱伐,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并为动物提供良好的庇护和活动场所;栽植和保存丰富的饲料植物,保证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另外,应注意防止人为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一般不进行人工景观的建设,严禁乱砍乱伐和狩猎,保持原有的风貌。开展旅游的,应进行规划设计,严格控制游人的数量,有组织地开展旅游,防治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
4. 3 牧业景观的生态设计
草原和草地景观应与林地交错分布,一方面利于观赏,同时使斑块分布均匀,牧草生长茂盛,合理的生态结构,为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农业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对动物合理的利用,将会给观光农业园游憩活动增添许多情趣。目前,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在观光农业园中,动物景观的最大特点是观赏位置的不定性,不像其它景观相对静止易于观赏。为提高动物的数量,增加其在游憩过程中被观赏到的机率,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对动物的生境加以改善,使动物景观更好地被人们所观赏。如在林中开辟空地,适当开挖人工湖,保护水源并提供鱼类和动物的生存的场所,并丰富自然景观;在道路两侧设立保护带,避免人为的干扰;林中保留不同树龄的植被;适当种植阔叶树、针叶树,在林中的空地边缘可增种一些浆果类的乔、灌木,如银杏、榛树、冬青、梅、桃、女贞等,保证动物的越冬和隐蔽的场所、充足的食物来源;人工建立巢穴,人工喂养、引进动物特别注意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境及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 4 渔业景观的生态设计
渔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景观包括海洋、滩涂、内陆水域和低洼荒地等和作为渔业生产对象的水生生物。观光渔业是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的渔业,在以池塘养殖为主的地区,应提高集约化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名、特、优、新品,形成自然稳定的生态渔业景观。开展网箱养殖、网围养殖和网拦养殖,大力发展我国特色的水稻养殖,既可提高效益,又可提高生产能力,增加观赏性。人们对水景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因此渔业景观是农业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在积极开发渔业资源的同时,应大力进行生态景观建设。利用渔业的设备、空间、经营活动场所、生态、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资源,让人们认识渔业与体验渔村的生活展现乡土特色,发挥观光功能,特别是可利用特殊的地形地貌如溪谷、山涧、海岸等;特殊的景致,如晨曦、日落、云海等自然景象;特殊的动植物、生物资源如鱼类、鸟类、蝴蝶、昆虫等。还可与历史文化、乡土特色、民俗活动结合,提高游客参与的兴致。
4. 5 综合型农业景观的生态设计
目前许多新型观光农业的景观设计具有综合特性,特别是大型的观光农业景观设计,其自身地域特征的复杂性和丰富程度,要求景观设计以最大限度发挥观光农业的综合效益为目标,充分利用园址现状一切有利的建园要素,扬长避短,随势设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科教与观光游览相结合,强调植物造景,提高园林景点、设施与环境的融合度,强化园区的自然属性。尤其突出以展现生态、人文、历史遗迹等特征,以观光游憩为模式的景观设计,它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也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游憩开发方式,具有自然体验、环境教育和生态环境补偿三种模式。综合型农业景观是对乡村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等的综合开发模式,是对乡村自然、人文生态特征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旅游模式、现代乡村景观规划和新兴农业经营模式三者的高度统一。
5 小结
观光农业的发展贯穿了生态思想,在本质上,观光农业就是生态旅游(eco—tourism),由于其空间上定位于大都市的郊区,不仅满足了旅游者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为水泥世界点缀了绿色,净化了空气,绿化了环境,更无形中加强了城市的生态防护屏障。在旅游经历中游客也会受到生态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观光农业的景观生态设计以生态学为背景使得研究特别强调景观组成分与过程的相互作用,要求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者们既要考虑个体景观单元的自身特点,同时也要分析与相邻景观单元间的能量、物质及信息流,同时也要分析与相邻景观单元间的能量、物质及信息流。同时注重农业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景观过程中,格局决定功能,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这一景观功能的的稳定性,要求相应景观空间格局的维持与优化。景观稳定性以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来维系景观功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保护性与安全性目标,可采用反映景观异质性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聚集度和景观分维数等指标来衡量。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