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关键在于“培养”、不欢迎地产商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山合水易 | 时间:2017-09-07 | 关键词:特色小镇

  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关键在于“培养”、不欢迎地产商

  国家发改委多位领导多次表示,特色小镇关键在于“培养”,不欢迎地产商。特色小镇燎原之际,期待“千镇呈千面,镇镇皆特色”。

  今年两会上,“特色小城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去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按照三部委的文件,相当于我国600多个城市,每个城市至少要建1个特色小镇,可见特色小镇的建设量多面广。

  特色小镇助推城镇化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分享的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但是,由于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自然形成的,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的引导,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少发展比较快的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极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小镇,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与大城市相比,特色小镇有利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产业融合,使城市文明迅速扩展到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在降低城市发展成本的过程中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和创业。

  因此,在政策推动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培育特色小镇的探索尝试。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表示,高度分化是当前全国发展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概括来讲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小城镇已经成为中小城市,面临城镇管理体制的束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二是,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正在成为逆城市化的新空间,开始被资本追逐;

  三是,中部绝大部分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无法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非城市群范围内小城镇难以做大;

  四是,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小城镇人口和经济空间萎缩;

  五是,过去十年间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强镇,随着资源价格下跌,问题频现。

  整体来说,当前各地培育创建特色小镇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多数特色小镇还在规划建设当中,但是从内涵到外延都在发生偏离甚至变味的“特色小镇”日益多见。其中,对于一些房地产商积极提出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很多人担心这会变成新一轮的圈地,影响特色小镇的良性发展。

  房地产主导下的特色小镇建设

  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控制人口,控制土地出让,导致房价过高,在大中城市中,房屋空置率越来越高,过去那种房地产过度扩张的形式已开始出现严重危机,现在房地产发展在各类城市都遇到严峻的挑战,房地产要升级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于是,特色小镇为房地产找到了一个新的由头,特色小镇既有创意空间,又有大量人口,必然为房地产商带来新的机遇或是可能。房地产商也在特色上做文章,所谓特色,实际上也是针对小镇有别于城市雾霾、交通拥堵等问题的特点,这也使部分富人乐意去特色小镇长期置业,等于给房地产商带来了机会。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指出,“不少房地产企业在寻求转型发展过程当中,会从大城市转移出来,到小城镇寻求出路。现在很多所谓的特色小镇发展基本上还是在搞物理空间建设。”需警惕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形成新的房地产库存。

  对于特色小镇“房地产”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左坤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特色小镇合作开放大会上发表了观点,“现在有一种观点叫不要把特色小镇搞成房地产,其实想要搞成房地产都很难搞,因为卖不出去,如果在一个边远小镇盖高楼,卖房子,根本没人去买。”

  特色小镇需要“培育”

  建设特色小镇的投资周期长,运营时间长,收益回收慢,但未来价值可能很大,所以,特色小镇是需要慢慢“培养”的项目。针对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提出了十项基本要求。'

  一是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加大投入,扭转“重城轻镇”的观念。

  二是坚持有重点发展,科学确定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合理控制数量,有序有效推进,避免重点镇、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一哄而上。

  三是坚持有特色发展,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防止产业发展跟风。

  四是坚持有特色建设,尊重山水环境和原有街区肌理,控制建设高度、密度和体量,突出特色风貌,避免千镇一面。

  五是坚持乡村中心主要职责,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防止脱离农村、农业和农民。

  六是坚持产业市场主导,以就业为基础规划人口和用地,力求项目空间落地,避免盲目造镇。

  七是坚持集约节约,科学确定镇建设总体规模,防止工业、商业、旅游、文化等大型项目建设规模过大,强化依规建设,防止违法违规圈地搞开发。

  八是坚持以人为本,将更多土地、资金投入生活区建设,合理减少工业用地,降低工业园区道路和绿化美化等建设标准,避免宽马路大广场等形象工程。

  九是坚持突出文化与内涵,注重挖掘展现本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让文化成为重要发展力和发展目的。

  十是坚持多规合一,统筹确定建设项目,提升规划的实用性。

  兼具“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重功能的特色小镇,未来才有望发展成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样本,以及打造示范小城镇“升级版”。小镇独有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人文历史、镇街巷道、土特产品、个性产业……这些才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无鲜明特色的小镇将难以成活。

  特色小镇燎原之际,期待“千镇呈千面,镇镇皆特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