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浅谈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以北京市爨底下村为例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08-26 | 关键词:古村古镇 旅游规划

  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的爨底下村始建于永乐年间。拥有76个古老的四合院建筑。该村文化积淀深厚, 民俗活动丰富,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沧桑的岁月曾让它几度岑寂,而今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第一村,吸引着人们寻胜访美的眼睛和步履。本文以对此古镇现状的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如何协调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以实现古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爨底下古村特色背景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爨底下村位于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管辖深山地带,距北京市区90km,距门头沟区65km,村域面积5.33km2.明清时期,这里有一条从京城通向山西、内蒙等地的古驿道,是重要商贸通道,近代被逐渐废弃。目前该村有公路与109国道相连,并有公交车从北京城区(苹果园)直通村口,交通比较便利。

  自然条件

  爨底下村村属太行山脉,清水河流域,坐落在谷底下,整个村庄坐北朝南,平均海拔650米。虽然该村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但因村落背面有群峰遮挡寒风,因而阳光充裕,温暖如春。村民认为,爨底下村上卧虎,下藏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和谐的地方。爨底下自然植被良好,适合养羊,养蜜蜂,并且宜耕宜居。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古山村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人口状况

  爨底下村始建于永乐年间,是很典型的北方传统农耕社会,全村现有人口29户,93人,土地280亩。爨底下是一个韩式单姓聚居村落,在2001年以前,留在村庄中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001年后,随着该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村民大多从事第三产业,旅游接待成为了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特色要素

  村落选址布局模式

  爨底下村位于京郊的深山之中,四面环山,一面绕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砂山位置明确清晰,虽然绕村而过的泉水如今已经干涸,但是左右山脉的泉眼以及村中水井的位置还可以找到,可见山环水绕的风水意向在该村选址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全村共有院落74个,房屋689间。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使得每户的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这些民居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从村落前山鸟瞰整个村庄,可见到元宝状的民居建筑排列,寓意着这片村庄是一处聚财纳入的灵秀宝地。

  建筑群落

  爨底下村的建筑群落,融合了北方传统民居特点,并且沉淀其中的是数百起那古村的历史沧桑,得到了完好的保存,可谓难能可贵。爨底下村的村舍排列紧密,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爨底下的四合院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等地方。正房多大,厢房多大,门楼开在那边,中轴线在哪儿,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广亮院,村民称其为“楼儿上”,为爨底下地势最高、居中轴线的宅院。建于清代早期,在清晚期及民国时期有过不同程度的修缮。院内北高南低,相差约5米。南北二进,院落分东、中、西三路,即三个相对独立的院,构成一个大四合院,共有房45间,院外有围墙。东路前院正房、中路院正房及西过厅仅存墙体或地基,其他建筑主体完好。整体看上去,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线条清晰,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

  民俗活动

  爨底下的民俗活动比起周边地区并无自己的独特体系,但是,爨底下的知名度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却给了自己一个整理形成民俗文化系统的契机。如今,爨底下村的民俗活动,如正月十五游苗转灯、清明时节打游千、民间说唱艺术等,已经成为了京西斋堂一带的典型代表之一。

  宗族体制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大多具有着立家谱、定族规、祭祖坟等宗族体质,而爨底下村正是一个典型的重视宗族血缘关系的单姓聚居村落。爨底下村村民姓韩,是明代大将韩世宁的后裔。在文革中,爨底下村族谱被毁,但是直至今日,每年清明时节的祭祖坟仪式仍是很重要的活动。“爨者,家也”,“爨”字本身就体现了村里人无比深重的传统宗族意识,同时体现了村庄的强大凝聚力。

  宗教与农耕文化

  爨底下拥有较为完善的宗教庙宇体系,小小村落里便有着村后的大庙、前面的送子娘娘庙、村中的五道庙等三座庙宇,这些宗教庙宇建筑在爨底下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民间信仰体系中浓厚的宗教文化之外,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村落,爨底下同时孕育出了淳朴的民风、田间风景、劳作技能以及工具、节俭美德等农耕文化。不仅如此,爨底下居民在封建社会中多为大户,耕读传家的习俗体现的也很明显,不少地方还可以看到“至德当修”等可以反映出村民耕读持家的治家理念的标语。

  3、价值评述

  古村落是中国社会结构组成的基本细胞, 社会人群聚居, 生息、生产活动的居住空间, 其村落结构、环境、风貌和文化是社会历史的反映。中国古村落形成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宗法社会为背景, 儒道伦理精神为中心构建与发展的。因此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体现于: 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追求、以家庭(血缘) 为基础的人与人的社会群体价值和以儒道伦理为基础的道德精神。这也正是川底下古村历史文化价值取向所在。

  爨底下村具有着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这是人性追求的体验;而古村的发展,正是一部农村社会历史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同时,古村风貌、乡土环境与文化又是艺术创作的理想基地。这三点集中体现了爨底下村的自然价值、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山村与自然结合, 其和谐严谨的村落布局、灵巧的四合院建筑艺术、山村的历史发展及古朴的乡土文化积淀等等,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可谓是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一颗罕见的“ 古村文化明珠” 。

  二、爨底下古村保护现状及策略分析

  1、古村落保护工作发展概况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爨底下村被眉头后文物普查工作者发现之后,其命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1988年门头沟文物管理部门公布爨底下村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确定村内的广亮院、双店院、石甬居、关帝庙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门头沟区一政府名义发布第一号通告,对爨底下的保护做出来严格而具体的相关规定,并成立川底下(爨底下曾用名)村文物管理所,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更加专业化、细致化;2001年爨底下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又被公布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爨底下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爨底下村被国务院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这些称号被授予爨底下村,村子的文化价值与保护价值也逐步凸显了出来,村民生活的空间逐步变为了保护和展示的对象。

  2002年以来,众多与古村落有关的国家法规、地方法规、行业规范相继颁布,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被逐渐强化落实。当然,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处于宏观方面,针对性不强,对爨底下村的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

  2、古村落保护更新的原则

  古村落保护必须建立在对具体村落基本情况、特色、文化、历史、人文等多种方面信息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并且从分把握正确科学的发展方向,遵循以下六项保护原则:

  整体性原则

  从上文可以看出,爨底下村的特色要素包括村落空间布局、四合院建筑、民俗文化、宗族体制等等,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要关注古村自然生态环境、村落空间及民居建筑、历史人文及乡土文化三个层面所形成的整体,把传统文化的保护欲空间要素的保护结合起来,全面的保护古村落的自然风貌、格局、单体建筑等,从微观到宏观都应该得到重视。

  可持续性原则

  从发展的角度看,古村落是不断发展的有机体,而非一成不变的文物或者无人居住的考古场所。因此,爨底下村的保护必须符合村落的自然发展规律,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要适应原住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新的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这样才有利于古村落的长足发展。

  真实性原则

  古村落中多彩多样的意识形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这些精神层面淳朴自然的表现形式变成做作的表演,甚至连建筑环境都被可以改造或者仿造,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一切文化、文物、历史古迹的价值都在真实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古村落也不例外。

  特色性原则

  在保护的过程中要突出古村落特色,重点保护古村居住与古驿道相结合的特色、古村原始风貌和文化遗风等个性文化景观,使得有限的保护资金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保护的含义与可持续性保护的含义类似,但也有所区别。动态性保护原则强调的是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对古村落保护的相关策略,将古村落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在必要的时候,对爨底下村被毁的古建筑与空间予以恢复。

  群体性原则

  古村并不是荒村,而是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古村落的保护也自然不可能是简单的圈围展览,需要在保护的同时,兼顾到村民的自身利益。没有村民的积极参与,单单凭借政府的强制力,保护工作也不可能顺利进行。

  3、基于文化空间层面的保护策略

  文化空间的定义

  之所以在分析保护策略的时候从文化空间的方面进行切入,是出于对文化空间重要性的考虑。文化空间是由古村传统文化体现的空间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出了“文化空间”这一概念,指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

  文化空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文化空间”是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刨的舞台,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失去了”文化空间”,表演艺术、诗歌、戏曲和宗教礼仪等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因失去表现舞台和重要的物质载体而黯然失色。

  传统的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着手点在于单体建筑与历史街区,强调对“文物”等不可移动的物质形态的保护,这样就往往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国内学者往往缺少相关的策略研究。将文化空间单独提出并且列为保护对象,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针对爨底下村文化空间的具体保护策略

  在前文中作者提到,爨底下村的民俗活动、宗庙体制、宗教信仰、农耕文化等均是其特色要素,也是其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对爨底下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这些特色的保护是首要任务。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点:

  (1)、对居民在服饰、饮食、待客礼仪等日常行为的指导与培训;

  (2)、在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下,对村民农耕文化意识的强化和调整;

  (3)、在主流文化、城市文化的侵袭下,对当地文化的同化性变迁作出抑制措施;

  (4)、将传统民俗节庆仪式与现代文化娱乐手段恰当结合来阻止其没落。

  这些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或许不易,有时更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无论如何,对文化空间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首要任务,一旦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不复存在,一切民俗仪式、宗教活动都成了表演,一方面,古村落的文化魅力因其真实性的缺失而不复存在,另一方面,这样的名为文化氛围,实为表演舞台的商业空间,会导致游客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导致新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混乱。

  4、保护过程所面临的挑战

  长期挑战内容

  毫无疑问,在爨底下村的保护日益得到重视后的今天,村落的保护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重视程度问题、旅游开发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或者资金问题,而是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修复与更新做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村落保护发展模式,一方面保护村落村舍布局、建筑风貌、文化空间的原真性,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将村落中残缺的遗留特色与文化氛围得到有效的修复,这是政府与有关学者都需要关注的内容。

  短期亟待改进之处

  在笔者对爨底下村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爨底下村在目前已经表现出商业气息浓重的特点。在相关资料的查询过程中,笔者还发现爨底下村还有着传统文化名存实亡、淳朴民风不再、旅游纪念品庸俗化等有损文化形象的现象。比如,在对旅游商品的评价中,只有一半的游客比较认同爨底下的旅游商品,有28.25%的游客认为村中售卖的旅游商品基本不能代表爨底下的文化特色,甚至存在11.76%的游客认为完全不能。而在游客的文化期望值与实际体验满意度的调查中,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也明显低于期望。可见爨底下村保护过程中对真实性、整体性、动态性与特色性原则的重视度不够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对这些保护措施的调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爨底下古村旅游状况及策略分析

  1、村庄发展与交通、旅游业关系

  交通可达性与我国历史文化古村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一所桥梁就决定了一个村落的命运,这在《护城纪实》(阮仪三,2003)中周庄开路风波中可见一斑。事实上,可达性反映了区域与其他有关地区相接触进行社会经济和技术交流的机会与潜力,有着负面的破坏与正面的推动双重作用,故而影响到古村镇存亡。然而,对于爨底下村而言,交通对他的影响,却并不是这样的正常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丰沙县铁路与109国道的相继完工使得爨底下村边的古驿道再也不是北京通往关外的唯一要道,以至于古驿道废弃,村中商旅客栈纷纷倒闭,并且导致村庄被孤立在京西一隅,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纷纷离乡,在80年代几乎被迫整体迁出。

  爨底下村走向衰落的趋势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结束,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旅游业的介入。从1995年开始发展旅游业起,爨底下村庄的游客逐年增多,直至2003年爨底下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标志着爨底下旅游鼎盛时代的到来。

  2、村庄旅游业现状

  根据2008年的数据显示,爨底下的旅游旺季从4月份一直持续到10月份,村年游客接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150万,村里有95%以上的人都参与到了旅游业的发展中,共有民俗客栈39个,大部分为当地人开办,村民每户年旅游收入超过4万元,旅游业带给爨底下村的辉煌与繁华不可轻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翻看爨底下村旅游业起步的历史,可以看到在开始阶段,大多是当地村民的自发行为。但是就目前看来,政府主导的色彩相当浓厚,政府组织的行为决策往往成为主导爨底下与爨底下文化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随着爨底下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它确保了爨底下村的遗产保护能够在政策的引导下有序进行,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在前文已经提出毫无特色的旅游商品充斥着村落,是爨底下文化遗产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不仅如此,随着旅游业的介入,村民更多的是关注经济利益,爨底下村已经成为了小型景区,而非简单的居民生产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旅游业利益的膨胀和外来文化的介入过程中,村子百年传承的文化底蕴正面临湮灭的隐患。

  3、社区主导的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虽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但是归根结底,也正是旅游业拯救了爨底下村,使得爨底下村从一个几乎就要整体迁出的孤立山村变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也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爨底下村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对其他无力发展旅游业的村落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在此对其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加以总结,以便于进行后文的研究。

  公共管理:地方社区控制

  爨底下村的管理权由斋堂镇政府掌握,日常管理工作交由爨底下村村委会执行。开发权集中在村委会与居民手中。由于开发的主导权是地方社区,从而保证了爨底下开发的小规模、全民参与、有控制的发展方式。利益相关者主导,促进了积极的保护,防止了大规模开发带来的消极效应。

  旅游经营: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

  爨底下村现有的经营模式是“集体统一经营+农户分散经营”的自主经营模式。爨底下村景区的经营权是在区镇两级政府主导下的村委会集体统一经营。但是古村落作为一个自然村,它的首要功能是人居功能,单位主体是农户家庭,而这些农户同祖同宗亲如一家,因此必然采取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大家共同获益。

  市场营销:基于“爨”文化的营销

  爨底下格外注意对外的宣传和营销,尤其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如摄影图片、美术作品、影视宣传。同时借助爨底下村的特色产品,对“爨”文化进行宣传。基于“爨”这个独特的汉字,爨底下的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

  四、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的探讨

  通过对爨底下村的实例的分析认为,我们有必要对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整体看来,旅游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乡村遗产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上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旅游业大力发展之后,爨底下村的许多改变都具于积极意义,如爨底下的整体文化脉络得以传承、村落整体风貌的维护深入人心、其他传统产业和文化事像也有所恢复等;但同时,传统的遗失、古村的商业化等不良现象也逐渐产生。

  如果把这些现象通通看做是旅游业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旅游业促进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带来的种种负面因素又危害着村镇传统风貌、建筑宗族、民俗民风等文化遗产的保护。许多开展历史文化村镇旅游规划研究的学者的观点也是这样。但是笔者认为,传统的消失等不良现象,并非旅游业所导致,或者说,即使没有旅游业,在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下,那些淳朴民风、民俗文化也难以延续。从这个角度看,旅游业的发展是有功无过的。也就是说,对于历史文化村镇来说,旅游业的开发是必要的。它是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的遗产赖以保存的物质基础的来源。只是在旅游业具体实施的手段与步骤层面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往往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遗产保护。于是,找出最适宜于乡村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维护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村镇旅游业发展之前,村镇文化仅仅受到来自乡村内部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两个因素,由于这二者相对不变的特点,村镇文化得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学术研究着与游客纷纷参与到新形态的村镇文化的构建过程,从而使得村镇文化发生变迁。

  我们得知,在寻求最适宜的旅游发展模式并进行相关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这四个方面对乡村文化的影响,经过合理的论证评估,作出长远的估计,切不可只着眼与眼前利益,成为了毁灭文化的千古罪人。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爨底下这一北方古村落的研究,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众多尚未开发好旅游业的历史文化村镇提供借鉴。

  在对古村落基本背景、特色要素、文化价值进行描述之后,笔者对古村落的保护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爨底下村落的分析,笔者提出相关的六项原则,是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而之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在文化空间的层面上研究,则是因为保护工作者文化空间重要性的理解还有待深刻认识。

  接下来,笔者探讨了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对爨底下村的影响。通过对爨底下村旅游业的发展与现状的了解,笔者观察到该村的旅游发展模式很有借鉴意义,可以说是它旅游业得以发展良好的主要原因。

  最后,笔者探讨了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首先论证了旅游业对于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提出对旅游业的具体实施方面进行评估论证的必要性,通过对爨底下村的分析,为其他类似村落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山合水易机构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or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