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TOPICS
经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体 / VIDEO
专家智囊 / EXPERT
郭帆(GuoFan)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教学多媒体 / VIDEO

喀喇沁旗锦山镇发展生态农业,农民坐拥美景奔小康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3-04-02 | 关键词:生态农业

  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设立专业合作社齐心协力谋发展,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收获了满眼的美景。

  "今天我们培训的是大棚硬果番茄栽植技术,乡亲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望着座无虚席的培训室,锦山镇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振广自豪地说。龙山村是锦山镇设施农业大村,近年来,靠发展万寿菊制种产业,让农民鼓起了腰包,许多人进城买了楼房,冬天进城过冬,开春回村侍弄大棚,日子过得格外滋润。今年本村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了尖椒制种和硬果番茄种植项目。

  喀喇沁旗锦山镇以现代生态农业为方向,以农业高效化、生态化为目标,改进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效益农业,通过"一村一品"基地平台,引进推广优势品种,形成产业优势,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1年,龙山村由党员干部带头,打造特色种植专业村,集中连片建设冷棚近200亩,由帮扶单位旗科技局引进色素万寿菊育种项目,当年仅此一项收入突破1200万元,2012年发展到800亩。镇农科站站长钟志伟介绍说,全镇已建成"花卉制种村"、"有机蔬菜村"、"药材村"等特色专业村5个,不仅富了农民,也美了山川。今年,这个镇落实蔬菜种植面积5500亩,设施农业3000亩,还将依托特色产业带,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经营体系,锦山镇多渠道培育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组织农民依托专业合作社注册农产品商标,开展农产品营销,走"品牌兴农"之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龙头山专业蔬菜合作社2009年完成了400平方米"生态饭庄"建设,2010年扩建日光温室500亩,2011年发展温室番茄,"罗曼、靓女红"等新品种走进北京市场。成立于2004年锦山农民养鸡专业合作社,以山林散养生态牧蛋鸡为主,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锦山"牌商标,产品以其生态品牌畅销北京、天津、沈阳、承德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社员由成立初期的30户,发展到现在的300户,蛋鸡饲养规模也由8万只发展到50万只,辐射到全旗5个乡镇91个行政村。据了解,锦山镇现有专业合作社22个,入社人员2281人,带动农户4845户,年产值达8390万元。

  同时,锦山镇始终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第一生产力,依托农民大讲堂和远程教育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培训,还邀请旗农牧业局、科技局专业技术人才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讲授科技知识。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种田方式得到广泛采用,玉米膜下滴灌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锦山镇推广玉米膜下滴灌2000亩,2012年在较干旱的贵宝沟村完成玉米膜下滴灌1200亩,亩均节本增效300元,这个镇还把滴灌技术应用于设施农业,均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自去冬以来,锦山镇结合今年农业生产计划,深入各村举办各类培训班34期,培训人员2300多人次,驼店村养殖户李景辉感慨地说:"每次培训都能学到新能耐,这课就是解渴。"

  美景意味着健康,小康意味着富裕,在生态农业的带动下,锦山村的村民过上了健康富裕的生活。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www.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1号楼(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内)
      电话:400-650-6990     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