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北京山合水易机构 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院长
高端休闲度假产业规划专家
《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专栏作家
2008,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震惊世界,四川旅游业遭受重创。三年后,汶川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以镇、村、乡为主要受灾区的汶川地区,在三年的发展中,不断融入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概念,开启了旅游和重建的新篇章。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汶川县充分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全面升温这一发展良机,按照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以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为发展起跳方向,以把每一个产业园打造成为精品旅游景点、把每一个精美村寨打造成为精品旅游景区、把每一个特色魅力乡镇打造成为旅游集散地,在构建山区干旱型、资源转化型、生态产业型循环经济模式和打造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验区品牌上迈出新步伐,走一条具有民族特色、汶川特点的产业发展道路。
以农业“四千万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充分发挥汶川独具特色的“4+x”农业产业优势,按照产业、企业、产品发展路径,突破性发展甜樱桃、猕猴桃、花卉、现代畜牧业为内容的“两桃一花一牧”特色产业。力争到2015年建成猕猴桃产业基地5万亩、年产量超过1000万公斤;建成大樱桃产业基地3万亩、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建成以鸡、鸭、猪、羊为主的现代畜业养殖基地、年出栏达到1000万头(只);建成岷江干旱河谷延伸地带现代花卉基地1万亩、年产花卉达1000万盆。通过实施农业“四千万工程”,使农业产业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建设现代农村,加速引领汶川观光农业发展,促进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县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以文化旅游景区创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信息化、人本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汶川大力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科学借鉴旅游名山、旅游名城、旅游名村的建设经验,从推动思想认识统一入手,科学吸取九寨、黄龙景区的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继续提升三江自然风景区、水磨古镇两个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加快映秀新镇、大禹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进程,以村镇景区化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载体,以沿途产业、新村、城镇为基础,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为模式的农家休闲旅游项目,创新推出农家旅游休闲吃住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把汶川通道环线建设成为旅游休闲环线、创新创业环线、富民强县环线,努力形成具有汶川地域特色的旅游通道经济。
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互动发展
按照“稳一转二进三”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产业格局。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汶川高半山区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提供更大空间,把本地特色农牧产品变成特色旅游产品,有效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繁荣。以3213产业振兴和3215文化复兴两大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农业“四千万工程”,着力形成村村有特色、处处是风景的乡村格局,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提供资源环境,增加旅游内容,促进旅游发展。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扎实建好2+X园区,通过工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企业、产品建设,把农业和工业内部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体验活动来打造,力求把每一个工厂打造成清洁型、花园式景区,作为感恩教育、深化发展的基地,推动一三产业互动、二三接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