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错位 世界遗产到底是谁的遗产?
作者:山合水易 | 来源:未知 | 时间:2010-08-09 | 关键词:谁,遗产,到底,世界遗产,错位,申遗,
随着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以及中国丹霞分别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国已经拥有了40项世界遗产。然而在看似繁花似锦的申遗大潮中,不少人对世界遗产的理解与实践却与世遗名录设立的根本理念发生错位。
《世界遗产名录》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因战争、历史变迁以及环境恶化而遭破坏的建筑或建筑群,这些建筑物依照“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以多种方式体现出高度的普世性价值。然而,该名录创立近40年来,最容易引发困惑和争议的,恰恰是它的名称本身:世界遗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世界的”?这个世界又是由谁来定义的?
从去年的被推迟到今年的最终入选,登封“天地之中”申遗的过程非常坎坷,也恰恰反映了世遗公约中所倡导的“普世性”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的重重阻力。去年,因为评审专家们不能理解“中”的概念,登封申遗被推迟;今年经过材料的修改补充,行文说明都更国际化清晰化,才让外国人理解了中国人朴素的天地观念。这种转变,表面上看是世遗专家对我们的不理解,实质却是我们对“世遗”的误解。去年的申报材料将“天地之中”视为中国自己的遗产,迫使世界来读懂我们;今年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重新调整了自身定位,建筑还是那些建筑,只不过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财产,入选名录也就自然而然了。
登封所犯的“错误”并不在意料之外。如今,世界遗产虽然贵为“普世”财产,但更多时候却是一个被用作塑造民族自尊、发扬本地文化的标签。在大多数国人眼中,中国的世遗所有权在中国,更极端的时候不同省份之间还会为遗产的所有权争得火药味十足。这几天浏览了大部分有关“天地之中”入选世遗的新闻,发现多数报道都在关注其如何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如何提升河南当地的文化认同,如何是登封百姓的骄傲等话题,而鲜有报道会强调“天地之中”的“普世”价值以及“世界性”这类最为世遗创立者看重的关键词。
这种概念与实践的错位之所以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歌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最常用来塑造自己民族自信的方式。在过去,空洞地谈论历史似乎并不能有效提升外国人对中国的尊重与认可,“世界遗产”这个概念犹如及时雨一般,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和西方大国相抗衡的国际标准和语境:美国区区二十几处遗产怎能和我们的40处相比?英国、法国等自诩文化深厚的国度也比我们差得不少;照现在的趋势看,中国的遗产数量超过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迟早的事情。这都给了我们充足的理由来证实自己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但一个真正的遗产大国,比的不仅是遗产的数量,更是对遗产所持的态度与行动。有研究曾发现,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遗产热”相比,不少西方国家反而不愿申报世界遗产,认为越多的世界遗产即意味着越重的保护负担。这种看似“拒绝”世遗的行为却恰恰反映出他们对“遗产公约”的真正理解。只有将自己的遗产视为全世界的共同财产,把世界遗产的保护视作一种责任,人们才会更加慎重地对待遗产的申请。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现在看来,深刻认知遗产的世界意义,也是成为遗产大国的重要一步。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时,这份遗产也才可能被世界所尊重。如果在“天地之中”建筑群内,一个登封当地人能够由此看到中国,一个中国人能够由此想到世界,一个外国游客也能够理解“天地之中”建筑群对登封人的意义,“世界遗产”的真正的价值就得以体现了。
(责任编辑:山合水易)